致富即意味着有更多的财产,占有更多的物质利益,更有条件满足人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能够让自己的愿望更容易实现和达成。由于拥有财富,别人不能做到的你能够做到,自己过去不能办到的现在可以办到,别人不能达成的意愿你能够达成,别人不能享受的你能享受,别人不能消费的你能消费。由于拥有了财富,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外在条件的局限和制约而拓展自己生存的“空间”,获得肉体与心灵的更大“自由”。正因为如此,财富具有两面性,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够满足人性的基本需求,具有正面的积极功能;另一方面,它也具有腐蚀人性的负面功能。儒家历代圣贤都。洞悉财富的两面性,透彻财富的正面功能与负面功能。在儒家看来,一方面,财富意味着人的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这种需求和满足是符合人性的,是天经地义的,因而儒家励民致富,有“耻贫”,“去贫”的思想,并将“富民”思想立为治世经国的根本。但另一方面,财富也能够腐蚀败坏人性,因而,儒家历来重视对财富进行制约,强调“理欲之辩”“义利之辩”,主张“以理制欲”“以义制利”,对于拥有财富的人,儒家倡导要教化之。所以荀子说:“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程颐说:“所以防其欲,戒其侈,而使之入道也”。这种观点与孔子“庶、富、教”的思想一脉相承,都是在彻透财富两面性基础上而采取的“中道”。
为富之道
评论
1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