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姓的小日子到中国的好日子


  摘要:未来我们在扩大消费方面依然任重道远。按照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求,未来要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歌曲《大中国》中这样唱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既然中国是14亿中华儿女的家,那么,这14亿中国人自然都希望中国这个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老百姓的小家庭过好日子不容易,中国这个大家庭把日子过好就更不容易。在刚刚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对过去五年来中国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听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的感觉是:在过去的五年中,年年挑战年年过,总体发展还不错。一方面,近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过程充满着各种艰辛。正如温总理所指出的那样,最明显的挑战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以至温总理用“来势之猛、扩散之快、影响之深、百年罕见”这十六个字来形容。另一方面,近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温总理强调,过去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显著高于同期全球和新兴经济体的增速,通货膨胀率远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事实上,中国这个大家庭要想过上好日子,更需要像老百姓过日子一样遇事多盘算。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不转变一下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更多挖掘一下内需的潜力呢?说对了,我们的国家也恰恰是这样做的。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我们沉着应对,及时果断调整宏观调控着力点,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回过头来看,当时中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样的经济工作思路无疑是一种“会过日子”的表现。

  说起让中国这个大家庭过好日子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大规模系统工程。从这一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不难看出,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投入巨资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而这种内需并不是锦上添花的内需,更多是带有雪中送炭性质的内需。事实上,在上述建设项目中,许多项目与老百姓的过日子关系很大,只不过这种关系更多体现在为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提供便利化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方面。以往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在注重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对于经济结构的改善相对滞后,许多短板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构成制约。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出发,经济发展中的短板也需要弥补,只不过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事情的轻重缓急次序也发生了变化,上述项目要从“按部就班”转向“刻不容缓”。

  应当指出的是,扩大内需也不局限于投资领域,在消费领域寻找扩大内需更为紧迫。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同时,温总理还强调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众所周知,近些年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中国的汽车产量已经居世界首位。在汽车工业发展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国内汽车保有量的上升。从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1.5辆,比2007年增加15.5辆。由此可见,随着汽车消费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拉近,汽车工业也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不得不承认的是,迄今为止这样的亮点还是少了些,今后需要更多培育新的消费亮点。

  扩大消费的前提首先就是要夯实消费的基础,说白了就是要强化消费者的购买力。从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来看,2013年要做到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而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也要与经济增长同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2004年人均每月700元提高到现在的1721元。这种事情如果能够连续不折不扣地做几年,那么,消费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不仅能够抵消掉外需不景气带来的拖累,而且也能够与投资的拉动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关系。现阶段,要做到强化消费者的购买力,当务之急就要加快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特别是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对于扩大消费而言,差了钱是万万不能的,但做到不差钱也不是万能的。应当看到,现在一些老百姓遇到的是消费能力不高的问题,而另一些老百姓则遇到的是有钱却不敢消费的问题,造成现阶段我国的居民储蓄率过高。目前看来,由于居民在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面临着支出的不确定性,不敢花钱自然是老百姓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必然选择。不过,从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可以看出,虽然解决起来不容易,但上述问题也不会永远成为无解问题,如温总理强调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衔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同时,还要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全面开展儿童白血病等20种重大疾病保障试点工作。

  扩大居民消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下手推进才有效果。正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希望的那样,除了要在提高消费能力和稳定消费预期上下功夫外,也要从增强消费意愿与改善消费环境上积极推进,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出发,如果要让中国这个大家庭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就必须要让千千万万个小家庭的日子过得更加滋润,而刺激消费就是要通过让每一个家庭过好小日子的转化为让中国的好日子。

  回首上一个五年,除了增加居民收入方面做出努力之外,我们在扩大国内消费方面做了许多事情,如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农超对接等方面。这些事情虽然对刺激消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终究不是一个长效化的制度安排。未来我们在扩大消费方面依然任重道远。按照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求,未来要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不难看出,要让中国这个大家庭的日子过得美满并不容易,要有千头万绪的事情要做,只有想方设法将消费做上去,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够纲举目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