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酒茅台引用刘先明研创的“五精四细”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3年3月24日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2001年研创性提出了“精细管理工程”的新概念,并赋予其“五精四细”的内涵,具体内容是:
一、五精:
1、精华:企业需要有效运用、创造、输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精华(含企业精神)、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
2、精髓:企业管理科学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理论也已成熟,但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为数并不多,要想成为一个成功发展的企业,企业必须拥有那些为数不多的、深谙和运用企业管理精髓的企业家和一批企业管理者,只有这样,企业管理的精髓才能够在企业成功发展中得到充分运用忽然发展。
3、精品: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4、精通:市场似江河与海洋,企业和客户的产品、原料等物流是流出和流入江河与海洋的水流,企业需要精致打造畅通于市场的渠道,精致建好畅通于客户的管道。
5、精密: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

二、四细:
1、细分市场和客户,全面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定位准。
2、细分企业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企业管理体系健全,责权利明确、到位。
3、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使之落实到人。
4、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

刘先明的《创论精细管理工程》及“五精四细”的内容发布后,有多人未经刘先明的许可,引用“五精四细”,构成了抄袭的侵权行为。经过法律程序,多名抄袭“五精四细”的人,相继向刘先明道歉并进行了相应额度的赔偿,刘先明的《创论精细管理工程》及“五精四细”的著作权,受到了法律的维护。

2012年10月底,中国网、凤凰网、新民网、大洋网、中国资本证券网、腾讯网、新浪网、中国商报网发表或转发了《浅谈国酒茅台的继承与创新》一文,尔后,中国网、中国经济网、中华网、西部商报网发表或转发了《茅台酒的质量是国酒人的生命》一文,两篇文章里都写道: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多次强调,茅台酒的质量是我们的生命,茅台酒酿造工艺是历代国酒人心血的结晶,各生产车间要酿造高品质基酒,必须坚定不移地坚守传统工艺,绝不能含糊。要认真地全过程地开展全员质量管理活动,各车间抓好关键工艺控制点,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基酒的优良品质。做好精细化管理和“7S”管理,对工作要精益求精,努力做到“五精四细”(五精:“精华、精髓、精通、精品、精密”,四细:“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单位、细分具体工作、细分落实”),要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效果。
显然,《浅谈国酒茅台的继承与创新》一文所提到的袁仁国多次强调的“五精四细”,是引用了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2001年研创的精细管理工程的“五精四细”。
国酒茅台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是中华百年酿造酒工艺的血脉传承,是中华祖先文明创造的骄傲。回顾祖国60多年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国酒茅台与共和国息息相关: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总理亲自把“茅台酒”推之为“国酒”,并用它在中南海怀仁堂招待各国贵宾。1954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前往瑞士日内瓦出席国际会议,代表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正式亮相,席间周恩来将出访成功归功于“两台”:一是贵州茅台酒、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恩来总理又以茅台酒款待尼克松,其寓意深远。1973年,毛泽东知道朝鲜领导人金日成酷爱茅台酒,专程批示有关部门送去3箱贵州茅台酒。
茅台酒是中国的“国酒”,在世界和中国的酒业中都具有崇高的地位;茅台能够引用精细管理工程的“五精四细”,也充分体现了精细管理工程的“五精四细”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品位。
链接:
中国网:浅谈国酒茅台的继承与创新
凤凰网:浅谈国酒茅台的继承与创新
大洋网:浅谈国酒茅台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资本证券网:浅谈国酒茅台的继承与创新
腾讯网:浅谈国酒茅台的继承与创新
新浪网:浅谈国酒茅台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商报网:浅谈国酒茅台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网:茅台酒质量是国酒人的生命
中国经济网: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茅台酒的质量是国酒人的生命
中华网:茅台酒质量是国酒人的生命
西部商报: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茅台酒的质量是国酒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