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咋抢总理矿泉水?


317上午,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并答问。318日,媒体曝光了总理记者会电视直播看不到的“秘密”:记者会结束后,一位记者把李克强总理座位前的瓶装水塞到了自己的包里,留作纪念。许多同行纷纷仿效,把这种未贴有明显标识的瓶装水“拿”走了。(扬州日报2013-03-18

举国瞩目的“两会”缓缓拉上了帷幕,众多难忘的瞬间成了永久的记忆,深深地刻在了全国人民的心中。然而当“记者哄抢总理矿泉水”这样的细节遭遇曝光以后,网络热议声潮再次沸腾起来,褒贬声中,让人生发出了诸多的感慨。

“哄抢”别人的东西,实在不雅;“哄抢”主席台上总理的矿泉水,更是令人费解。按道理说,记者是一个高素质的职业群体,总理记者会的入会人选更应恪守职业道德、遵守会场规则。会议刚刚结束就“哄抢”主席台上总理的矿泉水,显然有点“不懂规矩”。难道总理记者会的会场就没有给记者们准备解渴的物品?难道记者们真就已经口渴难忍到了如此的地步了么?

表面上看,记者“哄抢”总理的矿泉水有失职业水准;但细细看来,却体现了李克强总理独特的个人风格与魅力,体现了与会记者对一国总理以民为本、以天下为己任,不辱使命之政治情怀的高度赞扬与敬重。其实,记者们“哄抢”的不单单只是一瓶矿泉水,而是一份厚实的情谊。

“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整场记者会上,李克强系列人情味浓厚的朴实言语,表露了其带领新一届政府戮力改革的实干决心,也展现了其“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执政情怀。

“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为了打造“简朴政府”,李克强郑重承诺: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并且特别强调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建设强盛国家,需要一个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更需要一个胸怀人民、造福人民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以其独特的执政理念、务实的工作作风、朴实的言谈举止,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希望,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如此,岂能不让人激动不已、敬仰和爱戴?

一瓶总理面前摆过的矿泉水,并没有太多的特别和不同。而记者拿走的,却不仅仅只是一瓶水,而是一份记忆、一个留念,更是一种情意、一份敬重!

(李吉明2013319日于河南新乡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