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吉良:总书记“为七旬老人端饭”意味深长


万吉良:总书记“为七旬老人端饭”意味深长

发布时间: 2013-02-06 15:0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2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兰州一家“虚拟养老院”的养老餐厅,了解有关情况,还端起一个盛满饭菜的餐盘,走到72岁的老人杨林太面前,轻轻送上,请他用餐。(6月7日新华社)
总书记“为七旬老人端饭” 可谓视人民为父母,意味深长,展示了亲民形象。
其实,总书记的亲民形象是一贯的。他早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知青下放至农村,并在陕西农村经受了艰苦的劳动锻炼,就因为亲民也获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当选总书记后,从视察深圳未封路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朴实讲话,再到甘肃考察之行,更是一路亲民。难怪“学习粉丝团”,称习近平为“习大大”,“大大”是陕西话当中的“大叔”的意思,传递了一个亲民的道理,那就是只要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党员干部当亲人。
“人民公仆”,鲜明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利益观、群众观,高度概括了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仆人”和“主人”的关系定位,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人民公仆”不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是要看实实在在的行动。总书记“为七旬老人端饭”就诠释了公仆情怀。
总书记“为七旬老人端饭”,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一种告诫。当前,也还有一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权,特殊化,已经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势必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总书记“为七旬老人端饭”就告诫我们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切实解决好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社保等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和最关心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只有我们所有的党员干部,都能放下架子,扑下身子、饱含深情、亲近民众,抹去与民众之间的“隔离带”,与民众同甘共苦,同担创业之艰难,同享发展之快乐,同享改革之成果,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就一定能会任重道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