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关于《泗滨砭石:泗玥砭石再涉侵权!》案例的法律分析
; ; ; ; ; ; ; 原文如下:
; ; ; ; ; ; ; 泗滨砭石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发、销售砭石制品的企业,现代所称之砭石的发现者及命名者就是原告的创始人范业伟先生,而“泗滨”及“泗滨砭石”是原告的注册商标,在砭石行业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 ; ; ; ; 2011年底,泗滨砭石中心在百度搜索其商标“泗滨砭石”时,竟出现被告泗玥砭道公司网站的推广链接,与此同时在被告泗玥砭道公司的网站上有大量涉嫌侵权的产品在进行销售。
; ; ; ; ; 2012年4月,北京泗滨砭石技术开发中心(以下简称泗滨砭石中心)以侵害商标权为由,向北京泗玥砭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泗玥砭道公司)、北京康复之家医疗器械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提起诉讼。经查,北京泗滨砭石技术开发中心起诉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决定立案审理。
; ; ; ; ; 泗滨砭石中心根据被告泗玥砭道公司网站上所提示的信息,前往一销售被告产品的药店进行查询,并当场购买了一款被告生产销售的“泗滨砭石”刮痧板。据泗滨砭石中心了解,被告在全国超过千家的药店中涉嫌销售侵权产品,对泗滨砭石中心和广大消费者权益构成侵害
; ; ; ; 案例分析:从表面看被称作“北京泗滨砭石技术开发中心”的是受害者,实际本案真正的受害者是泗玥砭道公司,大家总所周知,目前大家都知道的“砭石”由泗滨浮石制作而成所以又名“泗滨砭石”,而泗滨砭石作为一种产品的通用名和原材料产品名,按照国家商标法第一章,第十一条规定,是不可注册成为产品商标的。法律原文如下:
第十一条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二)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三)缺乏显著特征的。
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也就是说按照法律规定“泗滨砭石”作为一种直接表示商品质量的通用名称是无法注册成商标的。但是北京的那家中心企业又是如何注册成商标的呢,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国家产业商品名中,根本没有“泗滨砭石”这种产品,而相应的关于“泗滨砭石”的所谓产业标准,检测报告标准。都只是这些个人企业自己制定的,因为在国家眼里根本就没有“泗滨砭石”这种产品,而泗滨砭石在国家看来只是一种自由商业称谓而已。
; ; ; ; ; ; ; 也许还有很多朋友比较疑惑,我在这里举个例子:比如著名的牛奶企业: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称谓中,乳业是行业通用名,蒙牛则是公司的商业称谓,即注册商标,而乳业这个众所周知的行业名是无法注册成注册商标的,所以不会出现内蒙古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但是作为企业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商业称谓。
; ; ; ; ; ; 反过来我们看“北京泗滨砭石技术开发中心”分析其企业名就能看出来,“泗滨砭石”就是其企业的商业名称,“技术开发中心”就是其行业名称。所以把“泗滨砭石”注册成商标也就不奇怪了,原因还是那个,国家行政机关认定砭石根本就不是一种市场流通的商品,而是企业可以随便起的商业名称,同时我们从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的私营企业查询中发现,“北京泗滨砭石技术开发中心”
成立日期: | 1997-07-08 | 注册资本: | 50 万 |
经营范围是: 生产医疗器械(限Ⅰ类)。 技术开发、技术咨询;计算机技术培训;销售工艺品、医疗器械Ⅰ类、文化用品、体育用品、家用电器、日用品、服装、针纺织品、电子产品、鞋帽。(未取得行政许可的项目除外) ,也不是专业的所谓砭石的开发中心。
相同的公司还发现“青岛泗滨砭石有限公司”
; ; ; ; 对于这起案例我们分析过后,属于典型的法律漏洞造成的。是某些企业故意通过把行业内流通,且未流通于市场的产品通用名称,和商业称谓混淆,让不明内幕的消费者造成“专业公司”的假象,其实据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工作人员表示:泗滨砭石并非市场流通品,而是行业内流通的特供品,市场上并未有真正的商品流通现象存在,不存在行业通用名的禁忌,所以才能注册成功,在我看来属于法律漏洞。同时因为非市场流通品,目前市面上所称的关于泗滨砭石的相关流通产业证书,检测报告,检测标准,没有合格不合格的概念,只要检测数据达到送检企业人员所给出的标准,就算合格,当然送检企业人员所给的标准,都是企业自己定的,没有任何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