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电子商务分水岭


  电子商务发展如此之快,以至于2011年有关网络经济发展的内容与当前电子商务环境已经有巨大的不同,电子商务的商业价值早已不言而喻,需要重新认识现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格局,否则如何应付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这可能是做咨询的痛苦,必须强迫不断更新知识库,以便跟得上商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客户提供真正具有商业智慧的思想。

  2012,对于电商而言又是一个惊心动魄的一年,从乐酷天、维棉网、品聚网纷纷倒闭,到1号店被收编,到苏宁易购与京东商城互掐,到淘宝系“双十一”狂澜191亿,再到王健林与马云的亿万豪赌,网络经济不断重复着悲喜两重天的大剧,在这个流量至上的商业环境中,单纯的烧钱已经很难奏效,电子商务虽然依旧处于野蛮生长阶段,但整个行业的格局不仅仅是流量的争夺,更是生存模式的竞争、优势供应商的竞争等等,虽然行业依旧比较混乱,但整个行业格局已初见端倪,留给后来者的机会已经不多,2013年的行业分水岭将更加明显,穷的苦逼,富的流油。

  面对2012年噪杂的电子商务,如果总结整个行业的一年的变化,个人认为可以归纳为两个字——升级

  行业格局的升级、模式的升级、竞争的升级

  行业格局的升级

  2013年2月3日马云在CCTV-2《对话》中谈及中国电子商务成功的原因时举例中美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同结果,进而说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商业环境的不成熟,个人认为马云之所以这么认为可能基于目前中国实体经济中的渠道成本过高,脱离了产品的本身的价值(马云语),而电子商务的去渠道化把产品的价格基本符合产品价值。但现在行业却面临不断升级——

  升级一:优质供应商成为稀缺资源 

  2013年的电子商务不仅仅是流量的争夺,优质供应商成为香馍馍,如在2012年“双十一”前后,坊间就曾爆出“天猫阻止商家参与京东的促销活动”,当电子商务发展到目前程度,行业发展的天平逐步从偏向流量逐步向优质供应商滑动,当现有客户流量被瓜分所剩无几,优质供应商成为竞争的重点,伴随着电子商务数量、规模不断扩大,供应商成为稀缺资源,好的产品是保证流量稳定的根本,保障优质供应商的利益成为电子商务商的重要功课,这也许为什么淘宝推出天猫商城的原因之一,而优质供应商的价值凸显,必然对以价格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进行变革与升级,让价格与价值相符成为未来电子商务的趋势。

  升级二:传统企业“电商化”势不可挡

  传统企业经过2010年的观望,2011年的试水,2012年的深入实践,如往年淘宝“双十一”大促销销售额前十名基本都是淘品牌,而2012年“双十一”销量前十名中,杰克琼斯、骆驼、罗莱等传统品牌占据鳌头,而细分品类TOP10中主流品牌表现远远超过淘品牌,传统品牌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是淘品牌所无法抗衡的,这不仅价格促销所能表现出来的。传统企业“电商化”无论是TCL的利用大平台做网络专供款、百丽独立B2C,红星美凯龙的O2O或是七匹狼的扶植网络经销商,传统企业之所以在电子商务取得如此成绩源于规模化供应链的优势(对上游原材料品质、产品流行趋势、品牌优势以及加工环节把控能力)。无疑会提高整个电子商务的价值感与品质,同时弱化价格因素和凸显品牌优势可能成为电子商务的主流。

  在此废话一段,个人认为传统企业“电商化”的成功可能不仅仅单纯是网上卖货,可能是基于传统企业现有的现有资源的线下线下的结合即O2O,这可能是传统企业做大做强电子商务的方向。毕竟传统企业不是从零开始,如何把线下的成功嫁接到线上商业机会,如曲美家具的电子商务实际上是通过B2C网站和淘宝平台,将服务延伸至网络客户端,弥补之前家具行业只有线下服务,没有线上服务的缺点,同时大力发展线上互动,线下交易,形成线上与线下的良性互动。

  正是电子商务发展到优势供应商的价值不断凸显和大量传统实体以不同形式进入电子商务导致价格因素的重要性逐步弱化,电子商务的价值发展趋势加强,便利、多选等元素将成为电子商务的新新优势。

  模式的升级

  2012年,主要电子商务商的模式呈现不同情况,以淘宝系、京东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各有偏重,而垂直电商经历了生死大考。

  升级一:平台发展重点的分化

  对于淘宝系、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和腾讯系四大电子商务平台而言,2012年在争夺消费者流量和供应商的同时,各自发展重点也各有不同,不能说这些重点代表四大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之争,至少说平台阶段性任务各有特点,无论说淘宝系强调“淘宝生态系统”、京东商城自建物流系统,强调“最后一公里”、苏宁易购凭借苏宁体量强调供应链的作用,还是腾讯强调投资布局,都是建立在自身的优势,可以归纳为“一大三长”:

  一大:淘宝自建一世界,如果说淘宝过去的“大”是纯粹的买与卖,那么现在的“大”则复杂多,分工细致,自成一体,基于淘宝系1万亿的成交额,构建自身的“水、煤、电”,如2011年淘宝开放297个API接口,在这个小社会中出现了如商派、管易软件、百胜软件等年销售额超过千万的服务买卖双方的第三方服务方,淘宝自身的生态系初建意味着“大淘宝”已经形成一个巨大产业链闭环。这也是淘宝日后称霸电商江湖,威慑宵小,博弈政府最大的砝码。

  三长:京东号称2013年实现盈利,说明其自建物流,打通“最后一公里”告一段落,其“低价”策略能否成效也最终揭晓,而苏宁易购凭借苏宁实体店的规模,通过苏宁易购进一步加强其供应链的优势,其本质上是线下成功线上的克隆。而腾讯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给人一种面对一个金山却不知道如何挖掘,2012年腾讯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11亿,虽然增长率高达32.2%,但这与QQ的使用规模差距很大,与淘宝更没法比,腾讯的商业化似乎还没找到符合自己的模式,台风来了,猪都会飞。

  升级二:天变了,垂直电商的生死大考

  2012年电子商务中另一场大戏就是垂直电商的纷纷坠落,品聚网、乐酷天等一大批垂直电商纷纷关门大吉,这与2010年风光大相径庭,垂直电商本质上是一种品类平台,从模式上垂直电商并没有什么不足,京东商城、当当、苏宁易购都是从垂直平台发展而来,垂直电商唯一的问题在于生不逢时,正当这些垂直电商现在还在蹒跚学步,江湖的大局已定,四大平台电商已经市场份额瓜分殆尽,垂直电商未来路在何方,当儿子养,当猪卖?或者走品牌电商,其他似乎没有更好路径。

  竞争的升级

  “选择大于努力”,虽然电子商务的江湖格局初现,竞争不断升级,其成功路径在于——聚焦

  对于电子商务而言,聚焦更多的是行业竞争不断加剧逼出来的

  当上市企业当当网入驻天猫,说明其已经逐步退出平台的发展模式,未来的产品可能聚焦图书及相关产品,当当的回归从一方面说明电商的竞争的加剧,聚焦不是电商的自我选择,而是市场发展使然,2007年成立的凡客诚品,2011年的销售额达到35亿,在凡客之后,梦芭莎、NOP、初刻等B2C品牌电商陆陆续续上线,并取得不俗成绩,虽然高库存等困扰着品牌电商,但高库存是整个品类的问题,美特斯邦威等都被高库存问题,但至少说明在目前电子商务竞争加剧下的是一条生存路径,这是因为与平台需要不断的新流量,而品牌电商不需要无限制的新流量,只需要获取有价值的流量。

  回顾2012年电子商务,给人最大的感触可能是两点——

  行业虽然处于野蛮成长,但行业大局已经初步建立

  平台式电子商务已经基本成型,而垂直电商暂时没有看到方向,品牌电商需要聚焦发掘自身优势,行业可供野蛮成长的机会已经不多。

  价格的地位不断弱化

  如同当年信用卡推广一样,当某种消费模式成为生活形态式,游戏规则一定会发生某种变化,伴随优质供应商成为稀缺资源,当流量已经瓜分殆尽,当消费者已经养成上那几个网站购买东西时,价格将逐步让位于价值(便利、多款、品质等)。

  在回顾2012年的电子商务发展中可能存在两个发展趋势,或许是未来电子商务的新的增长点——

  移动电子商务——伴随手机逐步“移动信息终端化”移动电子商务的商业价值逐步凸显,如2012年大众点评网的移动流量超过了PC端,最主要的是在移动电子商务段还没有存在真正有影响力的企业,为后进品牌存在一定的机会,如今夜特价酒店虽然以新模式切入,而且影响力很小,但却引起携程网的封杀,一定程度上说明移动电子商务的未来

  O2O模式——实体企业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一直是困扰实体企业的线上发展,伴随着未来商业发展以逐步模糊线上与线下的界限,这里O2O包含两层意义:其一是传统企业的线下优势与线上商业机会的衔接;其二是伴随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客户需求的沟通无限制,如今夜特价酒店就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