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宫》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每看完一集我都会细细品味感情的流露,人生的哲理。
最大的震撼,首先当推对于选择老婆的标准。四阿哥为了能够登上皇位,先和素言相约,将素言选为秀女进宫,阴差阳错,反倒为晴川做了嫁衣。四阿哥一计不成,又施一计。派素言在太子举行婚礼的时候跳舞,并趁机一把火烧掉新房,没成想烧死了十八阿哥。四阿哥进而将注意力转移到进宫更容易的方式——选宫女上。这回素言顺利进宫,俩人开始了精心的策划。
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被到来的晴川打乱,四阿哥几次要素言杀死晴川,素言始终念及旧情下不了手。面对屡失良机的素言,四阿哥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和前朝元老隆科多联手,娶了隆科多私生女金枝为妻,而金枝也希望能够利用四阿哥的野心,来达到自己一生富贵或许也有做皇后的意图。俩人一拍即合。不过这里就出问题了,问题就出在金枝上。
金枝这个人不适合做老婆,最起码在和四阿哥结婚的那个年龄不适合,太浮躁,不懂得如何做好一个贤内助。既然选择了四阿哥,并且愿意和父亲一起帮助四阿哥登上皇帝 宝座,那就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能由着性子来,一旦失手,恐怕株连九族不是没有可能。四阿哥在额娘门外偷听额娘运筹帷幄已久的计划,被金枝碰上,金枝二话不说,就问:“干嘛不进去?”你没看见人家在偷听么?你还看不出来德妃娘娘(也就是四阿哥生母)和四阿哥之间有隙?在此之前已经多次扰乱了四阿哥的计划,这当口等于是当着母子俩的面将俩人的矛盾公开,还想要前程么?四阿哥头也不回的走了,换谁,都不可能再忍受。
相比较而言,还是德妃娘娘老道,掌管后宫30年,始终博皇上欢心,这自然有她和皇上是发小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她知道皇上需要什么,皇上不需要什么。皇上需要一个能够很好处理后宫之事的皇后,无需自己多操心;需要一个不愿参与政治,但关键时刻能够分忧解难的皇后。德妃娘娘在御花园碰上嚣张的僖嫔,俩人为了一朵花起了争执,最终还是德妃娘娘摘得鲜花,并为僖嫔带上。好,你僖嫔不是牛X么,但我的地盘我做主,花是我的得由我来摘,不过我可以给你带上,鲜花配美人怎么样?这样做既不失皇后的威仪,又很好的维护了后宫里的和谐。而在皇上面前则是一副任人宰割的姿态,无论皇上问什么,始终说:“臣妾只希望皇上能好,不想过问政事。”可以说孙子装到家了,所以康熙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政务,而无需理会后宫的杂七杂八,更不用说像四阿哥那样始终得提防着自己的老婆会突然冒出来坏了自己的好事。
也就是说男人要想成功,老婆要为男人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如果能够出谋划策就更好了。就像晴川之于八阿哥,晴川的机灵加上八阿哥的地位可以说胜面远远大于其他皇子。而晴川之所以能够得到八阿哥以及所有人的垂青,每逢有危险总会有人帮助脱离困境,是因为晴川平时为人善良,富有同情心,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人缘,否则早就成了素言的刀下鬼。当然或许她不是有意的,不过过分相信别人过分的善良也正是她的软肋。为了帮助小春,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甚至帮助小春偷运宫中之物,好在每一次关键时刻八阿哥都能够帮助化险为夷,但实际生活中哪能有如此巧合的机遇?说到底,晴川是碰上了仁义的君主,自己正迎合了君王的喜好。这种事情恐怕也只有在艺术作品中能够出现了。
说到最后,金枝徒有通往成功的天时地利,但缺乏人和;德妃虽然已经年老色衰,但珍贵的是经验,或许没有暴风骤雨但可以踏实,能够放心;晴川的机灵是我非常欣赏的,但为人过分的善良,虽吃过很多亏但依旧我行我素,有时候可能会给自己的男人带来麻烦。所以有一句话“女大三,抱金砖”,的确如此。
决定自己一生的贵人,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