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反刍——让自己免除遗憾(2月11日)


  

  曾经有时间管理大师,在谈到时间管理之真谛的时候表示,所谓时间管理之道,就是该干嘛干嘛。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休息休息,该工作工作。在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全心全意、心无旁骛地去做,将其价值发挥到极致,这样才能让时间的利用更为高效。

  人总是需要定期盘点,盘点自己阶段性的得失成败、荣辱取舍的。每个节假日,特别是春节这样新旧之年交替的时间节点,都是需要在内心反刍的时候,反刍在很多时候,都是需要用从理性的角度,用感性的方式去做的。

  其实在很多时候,所谓得失成败不过都是过眼烟云。岁月的年轮之下,留下的更多的是一种沧桑感。我们所拥有的与失去的,更多是受到别人的评价体系影响下的判断,在得到别人认可的同时,却失去了自主选择。

  

  评价人的成败对错,往往都是在一瞬间的感觉。除非所面对的是已经无法再有感知的往生者,否则任何评判都会随着不同的人,在内心受到不同情绪影响,在外部不同舆论环境的影响之下而有所改变。

  人并不会永远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并感觉骄傲的。当失落的时候,人会自责;面对别人取得的成就,也会艳羡。面对期待也会感觉无助,其实任何时候都会有相应的感伤。

  你所错过的繁华,你所拥有的惆怅。你无法挽回的情缘,你难以放弃的梦想,你在踌躇满志的时候的迷茫,你在拥有荣誉和财富时候的恐慌,总是会在不经意之间侵袭你原本已经淡定的内心。

  即使拥有并把握住了一夜暴富的机会,成为聚光灯下的明星,或者拥有值得骄傲的荣耀与光环,你都会在内心担心害怕,无法承受那种曾经拥有之后的失落,曾经被关注之后的淡忘。那种被边缘化的感觉,总是会让自己慨叹人情的冷暖,命运的无常。

  

  身体劳累的时候,睡觉可以缓解压力;心理疲惫的时候,纵情可以宣泄焦虑。其实在绝对放松的时候,人是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不去纠结。没有遗憾的人生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所追悔的仅仅是没有坚持自己的选择。

  当你感觉内心缺乏安全感,就让自己更加务实一些,并多一点积淀。当你感觉内心充实,就给自己寻找一些机会去发挥。珍惜会让原本被忽视的价值得到回归,被遗忘的,即使外表的包装再华美,都难以叩响已如死灰的内心。

  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都没带来,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再精彩的成功都无法复制,再辉煌的生命都无法续写,再强烈的崇拜都会有近观之后被去神化的趋势,再默契的相濡以沫都会有劳燕分飞各西东的时候。

  

  人是需要倾听内心的声音,需要呵护自己心灵的。你可以表现得很开心,但所感受到的却未必是愉悦的;你可以让自己难得浮生半日闲,却或许生活在真正的充实与幸福之中。

  人的选择需要遵从本能,需要听从发自内心的呼声。物质世界让人远离自己的精神境界,虚荣、攀比、褒扬、贬损,当人活在别人所制订的是非成败荣辱之标准的时候,那么也就很难活出真正的自己。

  

  所谓幸福不是被奢华的物质所包围,不是被虚幻的名头所围绕,不是在虚荣与攀比之中远离自己的内心,而更多的是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主体。感受、感知,真诚而不欺瞒,坦率而不伪装。

  也只有定期反刍,让自己摘掉世俗虚伪的假面,逃离陌生的人海与冷漠的商品,才能有机会问候自己的内心“你幸福吗”。

  当你在忙里偷闲的时候,进行心情的梳理;当你在抚摸自己孤独的内心,外界的喧嚣与诱惑都变得无足轻重,即使描绘得再绚丽多姿,都难以抵挡内心的呼唤。

  人可以活得很自我,活得自我的人会被认为自私,但假如一个人连自己都不懂得关爱,相信也就不会真正去关爱别人;如果一个人连有血缘关系的亲人都没有感情,难以承受相应的担当,又如何能对别人有真正的感情与担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