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梦 华夏梦 中国梦


 农业梦 华夏梦 中国梦

——感恩、大爱、创新

 

随着新一代领导人新政逐步深化,蓝图日渐清晰,举国上下在“中国梦”的感召下,启动了一个又一个宏伟的圆梦计划。“中国梦”的主题是发展,核心是创新驱动,内容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也涵盖了农业。然而“农业梦”和中国梦”的灵魂是什么?

作为一个具有1年农业探索发展历程,并以璀璨的农耕文明傲视全球的中华民族,祖先们曾给自己冠以一些其他称号“华夏民族”、“炎黄子孙”以及“龙的传人”。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虽然这些称号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但今天用来描述和畅想“农业梦”或“中国梦”,再恰当不过。

华者,荣也([说文])。夏者,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釋名]从文字起源来看,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与农业的命运紧紧相连的民族。“华夏民族”四个字,寓意明显:第一期待农业春华秋实,风调雨顺,百姓生活富足;其二民族繁荣昌盛,世代延续;其三子孙团结,和谐共荣。炎帝一日尝百草,中七十二毒,为的是从草木丛中辨出能留给子孙吃的食物。黄炎联合,统一国家、普及农耕、推历法、铸器具、造舟车、造屋室、筑城邑、著医经等,目的只有一个——天下子民“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在残酷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的祖先在恐惧和绝望中塑造了一个保护神“龙”,希望这呼风唤雨的神物能够调风顺雨,保障不干涸、不洪涝,让农业丰收,并将自己的子孙取名“龙的传人”,目的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得到龙的庇佑,衣食无忧。

——这就是带着浓厚的农业外衣的被延续了几千年上万年的朴实无华的“农业梦”,“华夏梦”“中国梦!这是一个闪耀着无上人性光辉的“种子梦”。

今天,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向中国人一样,能够如此有资格骄傲地来谈论农业,探讨农业,畅想农业。无论从农业起源、农学思想、农业工具、农田水利工程、农业历法、农业经营思想、农业育种、农业规模等哪方面来讲,我们都曾创造了令世人羡慕的成绩。

但我们很难想象的是,在工业革命因创造了无数奇迹被极力热捧,农业早已沦为落后、贫穷代名词的今天,我们如此多的人聚在一起在关心农业,讨论农业,投资农业。我更难想象的是,在今天的中国,似乎富人比穷人更关心农业的发展,甚至一些互联网、高科技、房地产、金融等资产巨鳄也参与到其中。他们对农业的数据更了如指掌,对农业的技术更胸有成竹,对农业的未来更充满期待。

答案也许只有一点,这里出现了更大的机遇。

到底是什么样的机遇呢?一个可以建功立业的机会;一个可以创业的机会;一个可以盘活土地资源的机会;一个可以更廉价占有稀缺资源的机会;一个可以创造广阔蓝海市场的机会;一个可以将闲置资金转变成投资的机会;一个可以再次享受政策红利的机会;一个可以远离生活太久感觉污染喧嚣的城市的机会;一个找到心灵归宿的机会;一个可以为农业“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机会.......

林林总总,对于刚刚进入或正在准备进入的“农人们”,或有一条,或兼有几条。

不可否认,今天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农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我们的资本越来越雄厚,我们的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的标准越来越多,我们的政策越来越完善。但很讽刺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担心过农业的问题:一方面我们的农业养活了全球最多的人口,一方面我们的人民却面临着什么可以吃而犯愁。这就是摆在我们所有“农人们”面前最大的现实,生存温饱之外,中国人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还记得第一次在生态农业联盟群内讨论农产品防伪溯源技术的时候,我说过,无论采取哪种技术手段,都解决不了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因为技术也是人控制的。真正能解决农产品安全的是人心。心正,术正。心不正,技术包装再华丽,无非是掩人耳目的装饰而已。

和中华民族万年农耕文明不同的是,现在的“农人们”以科技之名,借创新之誉,打着“服务三农”的幌子,侵占稀有资源,破坏水土生态,而且生产的农业产品自己不吃,专供别人吃或者是拿去交换。谁吃不知道,吃了会怎样从未关心。一件件触目心惊的报道,一桩桩惨不忍睹的悲剧,让中华民族曾经延续了几千年质朴、纯真的民族梦,似乎真成了个梦。正所谓“有道无术,术商可求;有道无数,止于术。”

在众多产业领域中,我最关心的是文化产业和农业。一个不仅仅关系人民的精神需求问题,还关系着人民的幸福指数问题;一个关系人们的温饱问题,而且还关心着人民的生存健康问题。无论怎样,生存是第一步,在能够生存的基础上享受到快乐,除此以外,其他都是浮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诚然,我们今天不能固步自封,需要遵从“天德”,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未来,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推动我们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但我们更应该以“地德”为准则,用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农业的最感恩之心,对农村的最真诚之心,对农民的最友爱之心去行动。因为农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更高产还有更健康,农村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更美还有适合更多人居住,农民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更富有而且要更幸福。

我们的祖先冒着生命的危险,将飞鸟野兽变成家禽、家畜,将花草变成粮食,让华夏民族繁衍生息,历经万年而不衰。

时至今日,短短三十年时间,我们却创造出相反的奇迹:三聚氰胺、青蛙奶茶、毒校服、人造鱼翅、细菌冰块、洗脚水米粉、毒大米、塑化剂、皮革奶、地沟油、毒月饼、染色馒头、蛆虫门、致癌门、牛肉膏、毒生姜、瘦肉精、催熟挤、膨大素等等这些特有名词,映射的都是一部部本土百姓受害的声声血泪史。

厚德载物的大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一万年,我们却在短短几十年之内,回报给土地那些大量长时间毁不掉的垃圾,回报给自然的是严重破坏,回报给人民的是一件件“毒品”。这既是对商业文明的误读,也是对民族美德的背叛。

土德不怨而生万物,水德不争而利万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脚下水土给我们生存、成长所需要的一切,若以怨报德,则禽兽不如。

我们应该感恩,为厚德载物、养育我们的一方水土和历代祖先,让美德永续;

我们应该大爱,为农业的内涵式健康发展,让自然更生态、农村更幸福、农民更快乐;

我们应该创新,为国家民族繁荣、强盛,让“中国梦”照进现实。

新时代的农业,唯感恩才能“心正”,唯大爱方能“气正”,唯创新方能“行正”。唯有三正合一,我们才有“果正”。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第一面镜子,教会我们做人的规范;

第二个镜子,教会我们做事的方法;

第三个镜子,教会我们人生的意义。

作为华夏民族的子孙,作为新时代的农人,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因为不是每个民族都可以叫做“华夏民族”,也不是每个子孙都配称为“炎黄子孙”。

希望我们每一个新时代中国农人们,都能够自豪、骄傲的做一个“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