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稻盛和夫的“京瓷会计学”


稻盛和夫在27岁的时候创办了京瓷,在从零开始学习经营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会计是“现代经营的核心”,发现要使企业取得长期的发展,必须准确地把握企业活动的实际状况。
如果想脚踏实地地开展经营,必须使经营相关数据成为反映诚信经营实际状况的唯一的真实材料。其原因在于这些数据就如同飞机驾驶舱内的仪表,能够起到帮助经营者准确无误完成目标的指示器的作用。
基于上述认识,稻盛和夫让财务部制作经营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来开展经营。其结果就是京瓷和第二电电都没有受到泡沫经济的影响,扎扎实实地取得了持续发展。现在回想起来,在创办京瓷的时候,由于稻盛和夫对会计一无所知,因此自己摸索学习,并以“追求正确的为人之道”这一自身的经营哲学为基础,确立了“会计原则”,这才是取得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实践这一“服务于经营”的会计学,稻盛和夫总结出7项会计基本原则,并一直践行至今。
第一,现金本位经营原则
现金为王,现金对于企业犹如血液对于人体。因此说,任何企业家都应该重视现金。多少企业最后都死在资金链断裂上面!
按照会计制度,因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收支钱款的实际时间与其成为可核算的收益和费用的时间不一致,往往导致账面数字与实际现金数量脱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账面盈利但手头没钱的现象。另外,有些资产在账面上是财富,在事实上已经变成了垃圾。有些企业经营者根据账面上的利润进行决策,以借贷的方式筹措资金,为开拓新事业或增加生产设备进行投资。然而,依靠借贷进行投资,会直接受到市场利率、资金供需变动以及政府和银行的政策影响,一旦银根紧缩,企业的资金链就有断裂的危险。所以,稻盛和夫强调,企业经营必须以手头的现金为基础,努力提升自有资本比率,保证自己的现金流量。
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是指关注现金的流动,基于事物的本质开展质朴的经营。稻盛和夫的会计学的第一项基本原则,就是会计必须服务于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
第二,对应原则
“对应原则”,不仅仅是必须严格遵守的会计处理方法,它还能够约束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对实现玻璃般透明的经营、从内外杜绝不正当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发生钱和物的流动,稻盛和夫要求必须保证钱、物和票据一一对应。
稻盛和夫说,票据已经先行处理了,货物后来才送到。又或者相反,货物先送到了,票据却等第二天才开。这种情况,即使在一流企业也会频频发生。这样的“票据操作”乃至“账簿外处理”,哪怕只允许一丝一毫,都意味着数字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在京瓷,稻盛坚决要求杜绝这种行为,“构建一个玻璃般透明的系统,使隐蔽或模糊事实的企图变得不可能。”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保证钱、物和票据的一一对应,尤其是赊销和赊购,每一笔对应的是什么必须清清楚楚。坚持贯彻一一对应原则,数据就能够如实地反映经营事实,票据上的数字累加起来,就是公司整体的真实数据。
第三,收入费用配比原则
这个原则又叫做“筋肉坚实原则”。企业要想发展下去,必须为企业去除赘肉。对于公司来说,卖不出去的库存和设备就是赘肉,要使多余的资产彻底减少,并对所有有效资产加以利用,这样公司才能永远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种肌肉性质的经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减少固定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京瓷的经验是采购二手货。一流设备的价格往往是二手货的十几倍,但工作效率可能只提高了两三倍。若企业过分投资先进设备,固定费用会迅速增加,盈亏平衡点会大幅上扬,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2)及时清理库存。京瓷采取订单生产方式,会按照正常的良品率额外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这些额外产品会变成卖不出去的库存。他主张,不能为了资产账面上的数字好看而将已经毫无价值的东西作为财产放着,库管人员不会清除这些“石块”,经营者应该时常亲自检查仓库,及时将“石块”清理出去。
(3)警惕固定费用的增加。稻盛说的固定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用与人工费用。稻盛认为,大量的设备投资和非生产员工的增加,实际上是“虚胖”,必须高度警惕。
(4)靠汗水换取利润,绝不投机。稻盛和夫坚持不买股票也不投机房地产,因为他厌恶风险。
(5)即用即买。稻盛提出:“不要预算制度,需要花钱时,即时申请,即时裁决。”在采购方面,稻盛坚持“买一升”原则。就是哪怕买一斗更便宜更诱人,我只买眼下需要的一升,绝不积压。
第四,完美主义原则
超值价值藏在细节中,只有追求细节,才可能为客户提供超值价值。稻盛和夫的“完美主义”是指绝不含糊和妥协,对于工作的所有细节应该力争完美,这是在经营过程中所应采取的基本态度。我经常说,企业家在追求细节方面,应该是一个偏执狂。
除了要注重产品和服务的细节以外,对于生产、销售目标以及研究开发的进度,都要百分之百确保实现,哪怕差一点点,也绝不通融。”对于会计统计数据,经营者要严格审核,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
第五,双重确认原则
稻盛和夫倡导“以心为本”的经营理念,他认为,人心是脆弱的,同时又是最可靠的。因为人心具有脆弱性,所以需要制度来加以约束,避免员工因为一念之差而铸成大错。为此,京瓷从原材料的接收、产品的发送到应收款的回收,整个管理系统都实行“双重确认”制度。
双重确认原则讲的是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对于重要的工作流程,如物资采购,资金的进出等环节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者部门相互核实,互相确认共同完成。公司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个业务流程如果能够加入双重确认原则,对于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首先双重确认原则便于规范操作流程,提高物资数据的准确性,防止因为单方的粗心造成的损失;在物资数据在经过双重确认后,将失误和损失降到最低。
第六,提高效益原则
阿米巴经营必须恪守“收入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的原则。提高效益的方式,主要表现为阿米巴经营的“单位时间效益核算制”。“阿米巴的经营计划、业绩管理、劳务管理等所有经营上的事都由他们自己运作。”由阿米巴实现全员参与的透明经营,独立核算。需要注意的是,阿米巴经营是把市场规则运用于企业内部,但绝不是倡导阿米巴之间的激烈竞争,而是通过阿米巴的独立核算能够明确反映出其对公司整体做出的贡献,推进公司的互相支持和共存共荣。
对于企业的会计而言,支持本公司的核算提升是最为重要的使命。为了提高核算,必须要提高销售额,同时提升产品及服务的附加价值。提升附加价值就是以更少的资源创造出更高的市场价值。而且,这还是通过事业活动来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同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前提条件。
第七,玻璃般透明的经营原则
经营的透明,首先要表现为光明正大的财务,绝不可在财务上做手脚。不但高层要知道员工在干什么,而且员工也要了解高层在干什么。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经为公司规模扩大后如何实现信息公开和透明而苦恼,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要保证阿米巴的良好运行,还需要公司的整体信息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传达到每个员工。实行阿米巴经营的前提之一在于组织成员之间互相信任,员工对领导是否信任取决于领导能否如实公布信息,并率先垂范。
自创办京瓷以来,稻盛和夫一直注意开展以心为本的经营,也就是建立在与员工信任关系基础上的经营。作为中小企业的京瓷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经营者必须要与员工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关系,必须要团结一致。为了建立起这种信任关系,就必须毫无隐瞒地将公司的情况向员工公开。出于上述考虑,稻盛和夫一直开展玻璃般透明的经营,让全体员工了解京瓷的经营状况。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