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务员的吐槽说起


 

 

自新领导接班以来,陆续出台的一些诸如“八项规定”等反腐倡廉措施,的确为净化社会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公款吃喝的现象减少了许多,以致很多行业都变得萧条了。从社会公众基本利益的角度上说,这种变化当然是好处多多,尽管有人觉得从反腐的角度上说,这样对吃喝问题的限制不过是小打小闹,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但从实际成效的角度上说,不能说对端正社会风气没有作用,其效果的积极作用不应低估。曾经有人担心,这样的举动无非是一阵风,过去之后,自然又是一切如故的。而现在的事实是,此次领导们的决心还真是不小,端正风气的力度始终在强化着,这的确很难得,多年没有出现过了。

作为实行新规的另一面,在民众欢迎、赞许的同时,作为既得利益受到严重影响的公务员群体,尤其是基层的普通公务员们,以往不错的生活状况却不免受到了很现实的冲击。以往家里日常的食品、用品基本都靠单位分、下面送就解决了,现在则都要自己去买了;以往晚上的饭局不断,有些人甚至难得在家里吃上一顿饭,而现在却要切实为家里的一日三餐操劳了;以往逢年过节礼物不断,自家的交往需求通过简单地礼物转手就搞定了,而现在则要自己掏腰包想辙了;原来的退休待遇要比其他行当有明显的优越待遇,而现在随着双轨制的改革,这样的指望也将完全要成为历史了。设身处地地想想,这样的变化还真的不小,难怪能看到很多公务员朋友因心中的反差与失落而纷纷在网上吐槽了。

坦白地说,公务员的职业价值曾经被严重地高估了。其实从其账面上的货币收入水平上说,其收入与其他职业相比并没有悬殊的差别,但为什么每年却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向往着公务员的职业呢?有些家长甚至不惜花上几万、十几万的代价,用来打通关节,为孩子谋求一份公务员或类公务员的职业。这种本质上的畸形状况,固然有职业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因为经不起一些社会阴暗现象的诱惑,比如一些公务员的灰色收入现象,一些因改革不到位而存在的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由于很多人固有的好吃懒做这一人性弱点,使得很多人在职业选择的问题被一叶障目,而误入歧途。通过此次反腐倡廉的强力推动,促使很多人对公务员职业价值进行更为理性的认识,这是我们这个社会进步的幸事。

公务员职业当然是我们这个社会必须的重要构成,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其待遇和利益也应予以保证,但不能高估,更不能利用职权博取额外的利益。其中的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理应受到尊重,但也的确应该与其社会作用成正比。对于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历史上的欠账很多,现在到了正本清源的时候了。但愿经过这样的反复之后,公众能更理性地看待公务员的职业,使之回归其本来的社会定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