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导致了昌九生化的悲剧?


 1113日昌九生化遭遇连续第7个“一字跌停”。昌九生化暴跌的起因,是威华股份114日复牌并公告宣布与赣州稀土“牵手”。曾经与赣州稀土“热恋”多年的昌九生化,因赣州稀土的“移情”,股价上演跳楼秀。迫于股价大跌,投资者情绪导致昌九生化出停牌公告。

但是,昌九生化停牌也救不了投资者的命,2012年以来,昌九生化连续亏损,股价却从去年124日的11.12元一路飙升至今年59日的40.60元,这种暴涨只是缘于市场对赣州稀土可能借壳昌九生化的预期。而这种预期一旦消失,那么昌九生化必然重新估值回归。不过,瞬间30亿元市值蒸发,昌九生化断崖式跳水重创股民。/

这次,随着威华股份的一纸公告,赣州稀土和昌九生化暧昧不明近两年的“重组恋情”最终破灭,对于众多持有昌九生化股票的投资者来说,却只是噩梦的开始——连续的跌停让人无路可逃。更要命的是,昌九生化是融资融券标的之一,有众多中小散户是融资炒股,按照目前的情势,爆仓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看来,无论什么时候,最受伤害的还是中小投资者。数据显示,昌九生化的前十大股东中,第二大股东到第九大股东都是自然人。数据还显示,截止至三季度末,昌九生化的股东人数已达28468人。那么谁该为昌九生化的悲剧反思呢?

首先,这件事情凸显了信息披露等制度的缺陷。由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清,导致少数不良媒体和网络人士、投资者一起虚构并利用赣州稀土借壳昌九生化的故事。而昌九生化在面对此事时发布的公告也澄而不清。去年底昌九生化发布公告称赣州市国资委复函表示,鉴于……没有将市属国有稀土资源、资产注入昌九生化的考虑,这种澄而不清的公告让投资者不知所措,有的人就借机大胆抄作。

赣州稀土也是,既然知道市场在盛传公司借壳昌九生化,那么就应通过昌九生化发布相关公告,披露赣州稀土正与其他公司商谈重组,如此可以让投资者尽早预防不测风险;由于此时威华股份停牌,并不会由此造成该股内幕信息泄露的后果。上市公司都这么捂着含糊着,倒霉的肯定是广大投资者。

再者,中国股民的赌性实在太强。早在今年4月,市场就有消息称,赣州稀土和昌九生化的“合作”可能存在变数,昌九生化的股价也一度出现调整。然而,因为对重组后股价的贪婪预期,不少投资者听而不闻、无视风险,将所有资金统统押上。数据显示,自916日昌九生化进入融资融券标的后,该股的融资额在短短40余天时间内,从3832.8万元飙升至3.54亿元,这显然要归功于“豪赌”重组的投资者。

凡事靠赌来赚钱,一般“十赌九输”,就连王亚伟今年也被曝出豪赌重组股失败。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投资者理应在昌九生化失败上愿赌服输,并吸取教训。现在很多投资者在“豪赌”后被套,希望管理层对让昌九生化停牌,并让有关部门出手收拾残局,这是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其三,昌九生化内幕信息走漏,需要严加监管。有报道称,1119点多,有神秘人士在昌九生化股吧里发帖称,快跑,最后一天卖出,3日晚威华公布重组赣州稀土集团议案通过,下礼拜就是昌九延续18个大跌开始。果然,停牌近七个月之久的威华股份113日晚推出重磅重组方案。市场质疑其中似有内幕信息走漏。笔者建议监管层应该对此事件进行详查,对泄露内幕的部门进行严惩。

最后,管理层应该给投资者营造一个更加透明、公开的市场环境。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相关制度的改进,严惩资本市场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近年来,保护投资者利益被视作重中之重,未来在继续深化投资者教育的同时,监管部门确实有必要改进相关制度,防止上市公司在公告中玩文字游戏,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透明、公开的市场环境。

说到底,这场闹剧的根源在于股民的“赌性。不可否认,A股市场的确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及时、内幕交易、监管乏力等弊端,但是投资者若对市场失去了敬畏之心,将股市当成赌场,抱着赌徒的心态进入,最终只能落得个“血本无归”的下场,所以A股市场除了加强对各种弊端的整治之外,对投资者教育也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