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达:生态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实操思路


生态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实操思路
/北大袁成达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对象应该是我国广大的农村和农民,以及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城镇化实施的目标是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的大发展。所以,新型城镇化要按照“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城互动、彰显特色”的要求,积极构建以县(市)城区为中心、乡镇集镇为骨架、中心村镇为支撑的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最终结果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新型城镇化成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支撑城市化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早已到了最大极限,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因此,推行新型城镇化必须要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大前提下,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生态城镇化正是基于我国当前城镇化面临的困局而提出的一种战略构想,是创新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然而,在实施这一战略构想之时,必须有一套可行之有效的顶层战略设计,全面设计,统筹规划,综合考量推行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哥哥层次的问题。以下就是三农问题和生态经济专家北大袁成达教授对生态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的总体思路。
    一、生态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以建设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生活、生态环境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生态城乡发展为目标。
  二、顶层设计的总体运营环节:
  因地制宜,详实的调研,大智慧的思路,科学的决策,资源优化配置,人文创意精心策划,合理科学规划布局,龙头产业拉动,优势产业培育,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资本有力推进,土地合理流转,预留管线操盘,加强政府扶持力度,招商引资,强强联手,品牌叠加,加快社会资本加盟建设速度,精英团队运营管理,速度、规模、时间管控等。从宏观、中观到微观联动,系统化的顶层设计,有力推动城乡经济整体有序、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三、生态城镇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体现:
  生态城镇经济发展模式是多种经济模式的一种集中表现形式,由生物农业、生物科技、生物高效模式;农业科技、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复合农业、立体农业、都市农业、观赏农业,品牌农业、体验农业、概念农业、未来农业;都市观赏经济、观赏教育经济、科普经济、文化环境经济、习俗环境经济、风光经济、情景经济、会展经济、时尚经济、休闲旅游经济、囧智冥想经济等多维经济现象组成。区域生态城镇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规模,至少有上述三项以上的经济复合形成。
  四、生态城镇化建设实操方法论:
  精心的策划、项目的包装、环境的整治、政策的制定的策划观。做到国有资产民营化、民营资产贸易化、贸易资产资本化、科学技术产业化的运营标准。与景区特色化、设施标准化、管理现代化、服务人性化的质量标准
  五、生态城镇化顶层设计体系十二大规划:
  城镇化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城镇化区域战略规划、城镇化资源管理规划、城镇化商业模式规划、城镇化资本运营规划、城镇化城市文化规划、城镇化品牌形象规划、城镇化产业创意规划、城镇化组织管控规划、城镇化人力资源规划、城镇化团队建设规划、城镇化市场营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