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初探


       2013年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主要谈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经济增长及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预期目标之内,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中国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大家都很关注中国改革进程,我们将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3.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半年多来国务院出台的促改革、调结构措施落实情况汇报,部署进一步抓好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基础的相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个要求,分别是:一要以政策兑现为目标,毫不松劲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政策措施落实中的薄弱环节,加快完善和细化配套措施,以务实高效的工作,让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进一步稳定来之不易的积极向好的市场预期与社会信心。二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扭转政令不畅的“堰塞湖”现象,克服拖延应付和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研究推进改革的具体措施,让市场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让政府管理更加到位,努力营造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要以塑造竞争新优势为导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加大金融等支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力度,谨防各类风险;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鼓励优势产业“走出去”,更好参与国际竞争。四要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做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继续鼓励就业创业,切实落实促进大学生和困难群体就业各项措施,完善配套细则。健全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生产生活。

    厉以宁先生认为,作为中国的转型,前提就是思想解放、理论解放。这就使人回想起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怎么转型?没有先例,根据中国的经验,计划经济链条是对薄弱环节突破的。什么是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农村、农业、农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农村的承包制就开始了。农村承包制开始是一个突破,农民有了一定程度的经营权,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劳动力多余,于是第二个改革跟着就出现了,也是在农村,乡镇企业兴起,利用农村多余劳动力,自己去寻找工厂下脚料,特别是自己打开销路。这就是当时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所以,80年代前期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一些穿着西装的农民,打着领带,拎着大包小包,坐长途汽车,他们干什么去了?他们都是乡镇企业推销员,带着自己的产品,带着样品去推销。经过他们的努力,终于在计划体制外出现了一个新市场——乡镇企业商品市场。当时的计划体制就这样开始动摇了。1980年,在靠近香港的深圳就出现了经济特区,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行,和内地不一样。内地还是计划经济,内地只有个体工商户。深圳开始雇工超过七八个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开始产生。农村承包制的推动,乡镇企业的兴起和经济特区的建立,是中国体制转型最早的试验,在平静的水面上丢下了三块大石头。从此中国的经济就不能再平静下来了,改革就是这么突破的,这就是中国道路的开始。所以中国发展经济实际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学,中国的发展经济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中国的发展经济学之所以在全世界是创造性的,是因为我们的背景和西方发展的背景不一样。他们研究的是从传统经济体制走向资本主义体制,我们研究的是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但制度是不变的,制度可以调整,但是不变的。可以看到,没有先例就需要探索,既然探索,用当时的话叫“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和后来提出来的顶层设计是不矛盾的,因为它们更有实用范围。任何改革初期都要试点,试点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是试点成功之后开始推广时需要中央做主决策,这样才能全面推广。

    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态势,陕西永秀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白永秀教授在新浪微博上表达自己的四点看法

。1.经济体制改革的三大重点与一个核心,三个重点,即一是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二是民营经济进入与国有企业退出,尤其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退出;三是盘活民间资本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一个核心,即政府与市场关系。2.需要深入研究,比如,在这些方面如何改革,具体形式是什么?各地的经验是什么?农民怎样想、工人怎样想、市民怎样想、个体户怎样想?等等。改革思路在民间,在实践中的突破。因此,要到实践中调研,不能关起门来设想。3.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结合国外经济增长速度的经验,我们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概括为四种类型:改革初的超高速增长(GDP增长率≥9%);目前的相对高速增长( 6%≤GDP增长率<9%);经济成熟期的正常增长( 3%≤GDP增长率<6% );经济成熟期的低速增长(1≤GDP增长率< 3%)。4.中国经济的五个转型:由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向以民间投资为主体转变;由依赖资源性产业增长向依赖产业升级增长转变;由以东部为增长点向西部为增长点转变;由依赖工业与城市增长向依赖农业与农村增长转变(城乡一体化——县域经济为王的时代);由被动型城市化向主动型城市化转变。

    记得,吴敬琏先生曾经指出:1.市场的基本秩序和基本规则是平等竞争,当前的消极现象不是因为市场规律,而是由于“看得见的手”踩住了“看不见的手”。由于“保持行政管制,使部分人能够凭借特殊权力取得租金,对于有这种机缘的人们是最为有利的,这较之通过剧烈的市场竞争增加利润要省力得多。如果这一切都已经清楚,根本的出路也就易于明确了。这就是解除对微观经济活动、包括厂商价格行为的行政管制,放开价格,健全市场,开展平等竞争——这正是我们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2.中国最大的危险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继续搞计划经济,另一个是借改革之名掠夺大众。这两种力量互相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而当前“权贵资本主义”的苗头“已经相当明显了”,要避免其恶性发展,“从经济的角度讲,就是要发展独立的民间经济和民间力量;从政治方面讲,就是要确立游戏规则,实现法治。”各种财产变动,“都要遵循以基本法为基础制定的法律规则。”

    最后,余胜海先生在近期也特别强调说,20年来凡是对百姓不利的,说改就改了,雷厉风行毫不留情,可一涉及官员利益,无论是削减三公经费,还是财产公开,总是停滞不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政府不惜财力人力来维稳。改革者要有向自己开刀的勇气,国家才有朝气,人民才有福气,中国需要有勇气有魄力的改革者引领前行!

 

【 苗实(原名张春田,字苗实,号道邻),独立经济学家,现任陕西永秀经济管理研究院永秀热点栏目主笔。著有《中国经济如是说》和《人生经济沉思录》,均可在苗实新浪博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