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社会缺乏革新升级意愿


中国经济社会缺乏革新升级意愿

以越位捞钱为信条的中国经济社会的实质,造成以下困惑与问题:

1.经济架构的不稳定,经济角色定位的伪劣化与假公济私的普遍化。政府与整个民生需求,只能面临社会经济基础动摇的常态化。

2.越位与越界捞钱的普遍化,使产业业态升级提示被普遍的漠视,产业效率低下的原始状态得以非常稳定的保持。

3.在出现需求旺盛时,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选项往往成为首选。因业态升级往往意味着原有状态及格局的打破,所以,人为扩权总是在业态优化之前获得青睐,以便控制经济事态的权力体能够从中巩固以权力捞钱的惯性及便利。

4.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长期而持续之中,应运而生的配套支持系统已形成生态营运平衡态,从产业升级的高端入手,打破这一格局所造成的不稳定不仅将面临民间意愿的反对,而且还将面临经济运行稳定以及新业态运行能否成功的双向压力。中国经济环境中不仅缺乏革新升级意愿,同样,还可悲的缺乏革新升级的产业配套基础与可行性。

5.整个经济的运行基础,仍保持在愚昧的低素质人力操作状态,它与更为原始的,由低级企业群体所包围的企业生态相互呼应,而这种内外运行状态的劣性互动,必然排斥任何革新性质的业态升级。

6.固执的拒绝经济业态升级使中国产业效率的明显提升成为极为困难的任务。中国经济产业具有强大的产业效率扁平化的动力,几乎任何一个新兴的效益变革,不需要太长的功夫,都能弱化于产业效益峰值的平滑下降趋势,并最终消失于无形。

仅以两例来具象中国产业拒绝升级的意愿:邮政系统的低水来重复建设就没有因网购的方兴未艾而获得任何长足的进步。而是始终保持盲目跟风状态,甚至仅跟在几近原始的简陋快递业的后面,勉强新添了一个“外挂快递包”。邮政系统无视呼唤营运业态革新的新需求,心甘情愿的与街边个体摩托快递业态混为一谈。这种向经济原始状态靠拢的倒退型经济业态的出现绝非偶然,而相反的现代物流运行业态中的网格分拣运行系统,仍在邮政网络中胎死腹中。拒绝革新乃至于颠覆性的亦步亦趋,在中国的经济运行的拒绝升级的意愿表达之中已然无以复加。

而更为令人绝望的是这种重归原始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运行业态,却始终盘踞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标志性行业领域——规模化建设领域之中。建筑领域的安装工序在整个建筑行业中所占比例始终无法提升,建筑产业化无论建设部如何提倡也无法兴旺发达,人海战术与嘴脸龌龊的包工头体制地位稳固,挂靠与分包乱象始终无法有效管理,土石方思维始终主导着大拆大建的盲目决策,一片乱搞胡建的景象仍笼罩着人间。

我们可以通过无数的新兴产能的注入并很快归于无效的企业案例中看到,中国产业对革新的腐蚀与湮没效用,这当然是令人沮丧的。中国产业经济缺乏雄心壮志,却有永恒不变的越位捞钱;没有成长冲动,却有的是分赃欲望;缺乏普遍的意愿与配套支持,去不断的超越产业现状及常态。

中国经济的产业化现行运行状态,根本不能代表一种起码的经济进步,打破它是肯定正确的,但打破它所需采取的步骤与沿用的路径却是模糊不清的。因为就事论事的探讨无法平心静气的展开,一旦展开这种研讨,招来的讨论必然会淹没在替现状利益的强硬辩护声浪之中。中国经济革新尚缺乏政治动力,仍不能看好中国经济的中期未来。

 

老夏

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