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融会贯通?
什么需要融通?什么不需要融通?
与智慧成就会有什么关系?
与佛法的大圆满镜智又会有什么必然?
不融通会怎样?
与能力提升,与思维力又有什么关系?
思维力与我们日常言行、事业成就有什么关系?
思维力是由什么决定的?与我们的心性有什么必然?
心性如何形成我们的价值观,从而决定我们的各种价值判断?
心性又是如何决定出、识出我们宇宙时空,如何演化我们的宇宙的?
思维力修炼与参禅有什么内在必然?
世间学习是如何不自觉进入渐修的?为什么不容易切入顿悟过程?障碍究竟在什么处?
现代学习界、培训界为什么容易形成高分低能、高知低能现象,与不能融通有什么必然?
另外,我们的知识结构合理吗?我们知道、明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吗?
为什么结构会决定性质?知识结构会决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是合理的?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是大智慧型、融通型知识结构,与智慧成就、成佛有什么关系?
“融通智慧学”与道家、儒家、佛家、易经、中医、风水等传统文化有什么内在必然?
为什么传统文化必然是个道统体系?
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现代文明为什么必然会进入认识论的怪圈,所谓“知识之岛越大,无知的海岸线越长”?
时间维与参禅悟道究竟是什么关系,所谓突破时空障碍究竟是突破什么?
时间维与空间三维必须是个二元维度吗?可以不同时存在吗?与太极两仪有什么必然?
另外,时间逆转或与空间合一时,与佛法实证有什么必然?
还有,为什么融通越多,消业越多?
与佛学的“业力”概念存在怎样的内在必然?
为什么我们这个认知的世界是个观念化、概念化、结构化、信息及光的世界?
所谓的知识究竟是什么?如何源于识别结构符号的信息差?
信息究竟是什么?结构究竟什么?它们的内在本质为何是一致的,如何转化?
什么是“人造知识”?真正要融通的是什么?与道与理究竟是什么关系?
……
注:参禅、禅悟首先要能疑,希望各位读者能提出更多可疑之窍,疑猜是最方便的入道窍门。
如果象这些我们世间的问题都不能圆满,说是得道了成佛了,更多是自欺欺人,拾圣贤牙慧吧。不能圆满一定存在滞碍和无明,一定还存在“业识”。
真参实修到一定程度,几乎所有问题的内在理路都能智慧观照得清楚而无滞碍,明而了之,这时也许才谈得上是真放下。但并不否认将“放下”作为佛法因地上的一种修为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