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做广告的五大诀窍(一)


省钱做广告的五大诀窍(一)

 

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广告的本质是广告业主达到受众群体的一个传播手段和技巧。做广告需要付费需要支付昂贵的广告费用。中央电视台的“标王”价格最高,奥运会的赞助付费最贵。一般的电视广告也是很昂贵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是极奢侈的。其实,做广告也不必“一掷千金”,只要抓住了广告的实质,照样可以“少花钱,多办事”。广告是艺术,广告是科学,广告是有的放矢,但归结于“广告是销售”。从这个角度出发,做广告少花钱是可行的。

 

第一,“锥子战术”

 

广告是有受众的,最经济的广告应该是只针对“目标受众”的广告。在巨额的广告费用中,“打水漂”的钱占据很大一部分,主要是花在“非目标受众”身上的钱,这些人即便是天天听,月月看,他们也绝不会购买广告中的产品。这样的广告不仅白花钱,而且无异于“对牛弹琴”。做广告省钱的办法,就是把广告费只花在“目标受众”身上,而且强度越大越好。在军事上叫做“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俗话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可用于做广告的钱极其有限,如果用“撒胡椒面”的方法,效果一定不好。若是采用“锥子战术”,攻其一点,在小范围内“用力”,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蒙牛初创之时,仅仅凑起来1000万元资金。这点钱,对于乳品企业来说,甚至不够用来买设备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蒙牛人,把仅有的1000万元分拆成三份:用1/3的钱承包、租赁、托管效益不佳的中小型乳品企业,得到必须的厂房、设备和劳动力;用1/3的钱,维持日常经营;另外1/3的钱进行品牌宣传。这就是说,蒙牛能用于广告的费用只有300多万元,如果用来在电视台做电视广告,恐怕也就是个“雨过地皮湿”的效果。蒙牛运用“锥子战术”,集中在呼和浩特市选用很少有人重视的户外广告牌。一夜之间,呼和浩特市区道路两旁冒出一排排的红色路牌广告,合计500多块“蒙牛乳业”的广告,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刺激,让人们牢牢记住了“蒙牛”,实践了“广告就是销售”的道理,创建的第二年销售额就达到3700万,是其建厂资金的3.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