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间,我进入涂料行业已有十年时间。而这十年,我刚好在中国规模前三的民营涂料企业都工作过,见证了这三家企业年销售额从两三亿元到目前超过10亿甚至20亿元的发展过程,也亲眼目睹了中国涂料行业从乱到治、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鱼龙混杂到品牌经营的过程。我为中国涂料行业感到骄傲,也为自己作为涂料人而自豪。
2002年春节过后,我离开工作了10年的山东到广东发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广州日报》上看到美涂士招聘文案的广告,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情递交了简历。天遂人愿,几天后,美涂士让我去面试。凭借在山东时连续多年的《中国化工报》优秀特约记者身份和部分发表过的作品,我很快成为了美涂士的一员。
刚入涂料行业时,我对ICI都一无所知,那时上网又不太方便,为尽快融入这个行业,我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学习部门书架上的同行资料,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灵感,对这个行业多一分了解。慢慢地,我熟悉了广告文案的写作,也对涂料行业有了很多自己的思考。
那一年,是美涂士建厂七周年,虽然成功度过企业发展的七年之痒,但周伟建董事长仍认为企业发展得太慢,根本无法与蒙牛等企业相提并论。蒙牛建厂日期比美涂士还晚四年,但发展速度却快得多,到2002时已超过20亿元,而美涂士那时候还不到3亿元。周伟建一直把蒙牛当成学习的榜样。他感叹自己错过了关键的三年发展期,并提出了“五年赶上华润”的二次创业计划。因为2000年前后,华润已率先邀请4A广告公司奥美广告对品牌形象、广告语进行整合,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迅速成长为中国本土涂料第一品牌。那时候,华润也提出了“三年赶上立邦”的发展规划。虽然他们的愿望都未能实现,但企业的发展速度却因此快了很多。那时候,整个行业都比较浮躁,甚至可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来形容。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间互相模仿和抄袭,有些企业为图省事,直接把知名企业的产品名称、包装和物料照单全收。但美涂士却希望通过消化吸收加上自主创新,成为自己的东西。美涂士的包装等物料也因此成为了涂料行业比较领先的。
2003年,我开始琢磨编制一份带有观点的行业简报,取名《美涂士内参》,希望能对美涂士的发展有所帮助。内参编好后,周董非常满意,并把这份内参发给其它高管一起参考。之后,他还经常关心督促这份内参的编辑情况,让我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我的工资也从刚入职时的1500元增至了3000元。
这一年,美涂士力邀高手加盟,对品牌进行整合,将美涂士定位为乳胶漆,提出了“中国色彩,世界高度”的品牌广告语,将嘉丽士定位为木器漆。美涂士还在多家主流媒体上投放了电视广告和平面广告,美涂士一时声名鹊起。那两年,美涂士的销售增长虽然不是很快,但知名度却因此大幅提升。
美涂士的大动作在涂料行业起到示范作用,不少企业步其后尘,开始大手笔重塑品牌。、美涂士员工也因此成为了被挖角的对象。经受不住工资翻番的诱惑,我最终也离开美涂士加盟了另外一家涂料企业,做市场部策划经理。半年多时间里,我们对这家企业的多品牌进行整合,重塑了产品包装,推出了富有影响力的纳米硫涂料。但由于企业基础薄弱,整体营销业绩并不理想。加之受小企业思维的阻碍,企业要想做好几无可能,我开始考虑重换新的工作单位,并把求职的目光主要放在华润和嘉宝莉身上。2005年一开年,华润就通知我去面式。就在我成功面试完毕回返的途中,嘉宝莉打电话给我,让我去面试。“不好意思,我已经准备去华润工作了。”那时候,华润的规模毕竟比嘉宝莉大,也因此我进入嘉宝莉的时间整整推迟了三年。
在华润,我负责企业报《华润之声》的编辑。我入职前,由于原编辑离职,《华润之声》已停刊一年多时间。我用10多天时间,就根据华润2004年底和2005年初的一些新闻事件编辑了第一期报纸,领导和同事都非常满意。随后,每个月的报纸都按时保质保量地出刊,大家对《华润之声》的评价也越来越高。华润涂料创立于1991年,到2006年,华润已成为年销售额近20亿元、差不多可与多乐士并驾齐驱的国内涂料领头羊。2006年8月,华润涂料被美国威仕伯公司以2.8亿美元收购。但由于中外文化的磨合原因,华润的发展不尽人意,年销售额一直在20亿元徘徊。假如当初华润选择了上市,其发展前景又将如何呢?其市值或许远不止20亿元人民币吧?
华润被收购后,我开始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再次考虑更换工作单位。2007年底,嘉宝莉通知我去面试。我本来是应聘策划经理,但由于具备办报经验,最终还是让我负责宣传和编辑工作。这一干就是5年。
我进嘉宝莉那一年,嘉宝莉的销售额刚刚突破10亿元。那几年,嘉宝莉年均销售增长都在30%以上,到2010年,仅三年时间,嘉宝莉销售额就成功突破20亿元,一跃成为中国本土最大的涂料企业。这一年,仇启明董事长提出了到2020年做到100亿元的宠伟规划。为此,嘉宝莉从2008年开始实施对外扩张,先后在四川和上海设立生产基地,河北公司的建设目前也在进行中。此外,嘉宝莉还在江门杜阮建设新厂,以生产家具漆和无毒固化剂。上海和四川公司都将建设二期工程,上海厂拟增加工业漆项目。区域公司和事业部并存、小集团大公司的经营模式,以及众多新项目的建设,企业发展也如仇董事长预计的那样,2011、2012年,嘉宝莉两次以中国第一的身份成功跻身全球涂料50强,开创了中国企业上榜全球50强的先河。
10年中,与三家规模涂料企业的零距离接触,成就了我的涂料情结。在为嘉宝莉、美涂士等规模企业的发展高兴的同时,我也对中国由涂料由大国迈向涂料强国充满了信心。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涂料年产量为50万吨,世界排名第八。2002年,我国涂料产量突破200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涂料生产国。2009年,中国涂料产量突破7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涂料生产国。2011年,中国涂料总产量达1079.5万吨,产值达2729.76亿元。而据中国报告库资讯显示, 2011年全球涂料销售额达1067亿美元,合6716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全球1/3的涂料销售额集中在中国市场。嘉宝莉等一大批民营涂料的崛起,已渐渐成为了支撑中国涂料市场高速、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或许再有10年,两大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一枝独大的局面将被打破,民族涂料企业或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越外资品牌,像家电行业一样,抒写出民族品牌的辉煌。我有信心成为这一奇迹的见证者和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