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电B有意拿下B转A首单的消息不绝于耳。新华海外财经亦报道,东电B已聘请中金公司负责操刀B股转A股事宜,消息还称,证监会已成立联合小组,将该公司作为B转A的一个试点。
虽然东电B尚未正式公告,但一则,上述消息是由新华财经报道的;二则,日前公司专门发布公告,将启动全球存托凭证(GDR)退市的相关程序,鉴于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GDR是供国际投资者购买的,而A股只对内地开放(QFII除外),此也被视作B转A的一个预兆。
东电B转A具有三大优势
一周前郭树清主席在香港讲话时就提到,“国内开始了一个由B股向A股转换的机制,证监会成立了一个联合小组以便更好进行信息、数据、知识的分享。”如今,谜底即将揭开。不过,为什么B转A试点会花落东电B?
首先,11月20日停牌前,东电B股价0.574美元,约合人民币3.60元,而其每股净资产4.90元,按发布的业绩快报每股收益0.396元,以此折算,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9倍和0.73倍,相对低估,不管是采用私有化退市还是回购B股增发A股,操作成本均较小。其次,东电系纯B股公司,B转A不涉及A股,操作起来相对简单。第三,由于上网电价上调、煤价下降,目前正值火电股盈利增长期,加之东电B从1997年9月上市以来,业绩总体不错,几乎年年分红,证监会才会选它作为试点范本。
B转A哪种方式更顺
那么,东电B转A会采用什么方式呢?直接转A股将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境外股东不能买卖A股;二是当年发B股是私募 ,而A股是公募,私募直接转公募,肯定会碰到法律问题;三是纵然转成A股,大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要实施流通,也要像前几年股改那样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大股东肯定不愿意。综上述,B股直接转A股几无可能。
那么,剩下的就两种方案:一种是东电向B股股东定向增发A股,以换取其手中的B股,并同时提供现金选择权;另一种是私有化B股后重新申请A股上市。报道称,公司更多地倾向前者,在笔者看来,后者似乎对B股投资人更为有利。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当年中石化和中石油旗下的一些上市公司 (如扬子石化、齐鲁石化等),为避免同业竞争,都采取过(回购全部流通股)私有化退市的做法,回购价一般溢价20%。按东电B6.9亿股B股,目前市值约4亿美元,纵然溢价20%。也不会超过5亿美元(30亿人民币),而其负债率为38%,在同行中绝对偏低,若提高到50%,至少可以通过债务融资筹得40亿元。再说私有化退市是为了发A股上市,监管部门已经明确,主动退市的公司在IPO和再融资中将提供绿色通道,作为试点,这样的IPO也许会起一个大蓬头。
解决B股问题有五种思路
从目前看来,B转A将首先在纯B股、且业绩相对较好的公司中进行。目前沪深共有20家纯B股(深沪各10家),沪市纯B股中,伊泰B和新城B都已相继发行H股,相比之下业绩较稳定的算是东贝B;而深市纯B股中杭汽轮B、山航B等都还不错,它们能不能效仿东电B,不妨拭目以待。
据此,B股这一历史遗留的老大难已经有了多种解决思路:
一、有相当资产规模、业绩不错的A+B公司,其B股可以转H股,如中集B、万科B那样;
二、有相当资产规模、业绩不错的纯B股公司,可以如伊泰B那样先发H股,再走B转H的路子;
三、A、B股价差较大、公司有外汇收入的,可以像上柴B股那样回购并减资;
四、业绩较差、股价较低的纯B股公司,可以如闽灿坤B那样先缩股,再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后提升业绩后再考虑转H或转A;
五、规模不大、业绩尚可的纯B股公司可以探索转A之路。
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实在糊不上墙的垃圾B股退市。
B转A首单花落东电B
评论
编辑推荐
2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