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1日发布的指数报告说,2012年12月份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重回扩张区间,环比回升6.3个百分点至55.5%,创近7个月的新高。
尤其是反映需求端变化的新订单指数大幅回升13.5个百分点至60%,创近22个月的新高。但钢市供需矛盾仍要引起关注。
对大多数国内的钢铁企业来说,2012年是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而2013年整体扭亏的希望,正在随着宏观经济数据的回暖和“城镇化”的推进变得越来越大。
“PMI数据回暖这无疑为2013年的钢材市场开了个好头。”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认为,综合来看,当前钢市回暖特征已初步显现,但产量增长加快,库存回升,将对钢价回升形成抑制作用。预计春节前国内钢材价格走势仍将以震荡偏强走势为主。
对于2013年的市场形势,业界总体态度趋于乐观。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说,虽然近期现货市场上钢价有所回落,但螺纹钢期货却保持强劲上攻势头,12月整体上涨500元/吨,逼近4000元关口。期货作为先行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乐观心态。
2013年随着经济回暖,钢铁业的处境会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取决于产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对于钢铁业来说,2012年算是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下游需求不振,行业整体亏损等问题一直不断。直到四季度,形势才出现改观。然而,大涨的铁矿石随即又将钢铁业逼入墙角。可以预见,2013年随着经济回暖,钢铁业的处境会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取决于产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的力度。
年末钢铁业扭亏 市场预期明显好转
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的效应逐步体现,从9月下旬起国内钢铁业终于迎来一波像样的反弹,10月份钢价的反弹幅度达到300元/吨左右,当月国内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3.1亿元,成功实现扭亏。11月下游需求继续好转,钢价整体波动运行,钢铁企业利润保持稳定。
江苏永钢集团副总经理黄均时说,12月份由于天气转冷,下游工地需求减少,加上钢铁产能释放较快,钢价整体回调了近200元/吨。但总的来说,情况还是比三季度好,企业保持盈亏平衡问题不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指出,2012年钢铁业的运行特点是“两高两低”,即高成本、高产能、低增长和低效益。钢铁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下来的矛盾短期内难以消除,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普遍预计在9亿吨之上,部分机构认为达到10亿吨)、产品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
对于2013年的市场形势,业界总体态度趋于乐观。金模钢铁网分析师罗百辉说,虽然近期现货市场上钢价有所回落,但螺纹钢期货却保持强劲上攻势头,12月整体上涨500元/吨,逼近4000元关口。期货作为先行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乐观心态。他认为,2013年投资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在这种利好效应下,2013年钢价最高能涨到4500元/吨,均价比2012年高300元/吨。部分贸易商也开始主动增加库存,近年来几乎消失的“冬储”重新出现。
铁矿石卷土重来但涨势料难持久
在钢厂扭亏、市场有所回暖的同时,萎靡了大半年的铁矿石价格年末迎来一波强劲涨势。
从12月初至月底,澳大利亚61.5%PB粉价格从117美元/吨上涨至139.5美元/吨,涨幅为19%,仅次于9月。
伴随矿价大涨,成交也出现攀升。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12月成交共计13笔,为单月最高水平,而11月该平台成交仅1笔。
12月境外的铁矿石交易平台GlobalORE共计实现256.5万吨的成交量,同样为月度新高。而11月,该平台成交量为60万吨。金模钢铁网分析师罗百辉指出,铁矿石的跳涨与钢厂集中补库有关。统计显示,2012年9月以来,我国沿海港口的铁矿石库存从逾1亿吨逐步下滑至8000万吨左右,
很多钢厂的原料库存不足20天。随着开工率的回升,企业存在补库存需求。而最近恰逢国外圣诞假期,多数矿山暂缓供货,使市场上的惜售现象有所增多,客观上助推了矿价上涨。
铁矿石的上涨,很大程度是贸易商积极心态主导的拉涨。“按130多美元的矿石价格,炼钢根本赚不了钱。年末资金情况也趋紧,矿石的这波涨势可能到2013年年初就要下来。”
尽管当前铁矿石现货价已经达到140美元/吨,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主要矿山在高利润推动下的扩产积极性,预计其上升空间相当有限,2013年下半年大幅跳水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钢铁行业利好政策不断 钢价呈现上升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一路走低的钢价让钢贸商已对市场丧失了信心,甚至开始放弃延续多年的冬储传统。不过,金模钢铁网首席信息官罗百辉预测称,钢价明年可能每吨上涨数百元,达到4000元。这也可以算是目前对未来钢价最乐观的预测。再加上近期钢价已经出现上升态势,不少已经放弃冬储的钢贸商们又重燃热情。
每到岁末年初,钢贸商在抓紧今年收官之战的同时,也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下一年。对于明年市场状况,业内分析师表示,明年上半年钢价会呈上涨趋势,预计比现在每吨价格高300元左右,应该会突破4000元。
首钢新钢联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杰更乐观地指出:“我认为明年会比今年好过很多,明年四五月钢价有望达到4200-4300元/吨。”行业对市场前景越来越看好,也让一度陷入迷茫的钢贸商在春节前吃了定心丸。
金模钢铁网表示,每年11月至来年3月间,都属于建筑钢市场的淡季。北方冬季天气寒冷,导致建筑工地开工减少,钢材销售下降,钢贸商则会趁低价囤货,期待开春后工地复工,会带动钢价回暖。此前,许多钢贸商因担忧明年钢市继续不振,纷纷表示不考虑进行冬储。
眼看钢铁行业一步步走出极寒严冬,钢贸商也不愿一味减库存而错失机遇。二级钢贸商临沂万顺钢材有限公司高管就公开表示,此前一直是随用随买,但近期钢贸商都在抢货,库存不断增加。临沂万顺最近几天的库存增加也比较迅速,比上半年增加了约30%。另一方面,钢贸商纷纷开始加大进货数量,又进一步助推钢价上涨。
“接近年底,钢铁行业利好政策不断,使钢价呈现回暖迹象。”罗百辉认为,2013年,在中国经济运行稳中趋升的态势下,房地产、汽车、基建、电力等投资都将有所增加。同时,出口形势也会有所好转,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继续回升,反映企业去库存活动基本结束。鉴于此,钢铁行业已基本实现触底回升的过程,2013年有望逐渐复苏。
2013年一季度:钢铁行业盈利明显改善
钢铁是重资产行业,目前行业处于微利情况下。目前钢铁板块绝对市净率估值和相对市净率估值均是在底部,预示钢铁板块的下跌空间比较有限,而上升空间十分值得憧憬。且钢铁行业盈利在2012年第三季度已经基本触底,2012年9月80家重点钢铁企业中有42家亏损,而截至2012年11月已经只有20家亏损,企业盈利普遍开始改善且改善之势正在延续。预计2013第一季度钢铁行业盈利的持续改善将助钢铁板块上涨...
钢价上涨引燃冬储启动点
从最新数据来看,进入12月以后,螺纹钢真实需求走弱的趋势较为明显,但从历史数据来看,春节前终端需求都会大幅下降。当前最大的炒作热点在于库存低位和政策利好、城镇化主题之下的后期需求启动预期,而目前整体库存仍然处于低点,贸易商心态开始好转,在冬储开始启动的背景下,螺纹钢仍然易涨难跌...
钢价回升 湖南钢贸商不敢囤货
商户们不愿意囤货,主要原因是目前市场行情不明朗,商贸老板们看不清楚未来的形势。去年上半年,很多钢贸老板们都备了不少的货,但去年整体钢材商贸行业基本处于亏损中,特别是大幅囤货的商户。“遭遇了去年一波的行情,商户们心中都还有些心有余悸,”任超文说,从国外环境来看,欧美等国目前经济整体依然低迷,国内基础设施项目虽然有些项目重新开工,但并不如往年的那般行情...
钢铁股也有春天:把握一季度投资机会
金模钢铁网预计2013第一季度日均粗钢产量达到206万吨时,方能满足净出口、终端需求和补库的需求量,按照当前钢厂190~195万吨日均粗钢产量,供给略显不足。且虽然目前终端采购下降,钢材价格指数却在向上,表明市场预期正面积极,因此2013年第一季度前半程可能存在缩量空涨的可能性...
粗钢产量连续三旬下降 后期回升意愿较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1月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预估12月下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90.07万吨,旬环比下降0.53%。进入12月份,全国粗钢日均产量已连续三旬出现下降。依据中钢协的数据,预估12月份粗钢日均产量较11月份有所下降,12月全月累计粗钢5884.5万吨。预估2012年全年粗钢产量71897万吨,同比增长5.2%,增幅较2011年放缓3.7个百分点...
今年钢材下游需求向好 沪钢下方存在明显支撑
目前钢铁行业的基本面情况仍不容乐观。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表示,短期来看,受困于季节性因素和节假日因素,钢材下游消费需求仍然受到一定抑制。且由于成本居高不下,钢厂利润始终不容乐观。伴随着政策利多影响的逐渐消退,加上短线追多资金的获利撤离以及钢厂套保头寸的注入,基本面偏空的因素逐渐制约沪钢的涨势。但是冬储的存在和钢厂提价需求以及中长期需求好转预期致使沪钢底部支撑较强。
产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是2013年的两大看点
一方面需求有所转暖,一方面矿价重回高位,2013年的钢铁业何去何从?
经历了市场的严酷波动后,钢铁公司、贸易商对于产量和库存控制的意识明显增强。2012年三季度,随着钢价大幅下滑,我国粗钢日均产量随之回落到190万吨以下(高峰时超过200万吨)。一些大型钢铁公司如宝钢,甚至停止了部分亏损工厂的生产,这在之前非常少见。
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大中型钢厂一直以来比较看重销量和市场份额,而非利润和回报率。宝钢2012年的种种行为,传达出积极的信号。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型钢铁公司专注于生产,经营体制比较僵化。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下游的对接,增强对市场的灵敏度,摆脱对产量的盲目追求。
结构调整是另外一大看点。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2012年前11月我国前十大钢铁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仅为46.1%,较2011年下滑3.1个百分点。根据钢铁“十二五”规划,前十大钢铁企业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将提高到60%左右。在未来三年,产业整合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品结构。例如,永钢集团现在的产能是1000万吨,不准备再增加了,重点是产品结构的调整。目前,永钢正在和重工企业合作。与简单的生产钢材相比,这样附加值更高。
我国钢铁企业盈利前景分析
过去5 年,我国主要铁矿石企业平均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率(EBITDA margin)为44%,主要钢铁企业平均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率只有16%。至少在未来2-3 年内, 我国铁矿石企业的利润率要明显高于钢铁企业。由于我国钢铁产业过于分散,钢厂难有能力获得较好的回报。
2011 年上半年,我国钢铁企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接近90%,这一利用率水平意味着钢厂拥有一定的产品定价权。然而,2011 年上半年钢厂的盈利能力并不强。造成盈利能力不佳的关键因素是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过低。
然而,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难以一蹴而就。尽管政府就推动产业整合制定了大量的政策, 但目前缺乏实质性进展。众多钢铁企业已经合并, 处于一个大集团下,但没有进行实质性整合, 加盟钢厂仍各自独立运营,无法协同。
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合并。这一状况将一直持续到钢铁行业引入真正的市场机制,如地方政府不再支持亏损钢铁企业的发展,或一些民营和国有钢铁企业愿意放弃其钢铁业务。
过去5 年间,我国10 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总计产量的比重从2006 年的35%提升至目前近50%左右。尽管如此,在集中度提升期间,钢铁企业的利润率却不断下滑。
那些希望在钢材需求周期性回升中获利的投资者,很难从投资钢铁企业得到足够的回报。只要我国钢铁行业的结构不发生改变, 钢厂就不可能恢复较高的盈利能力。
“低成本铁矿石生产商则有望从钢材需求周期性回升中获得更好的盈利。”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表示,由于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控制海运铁矿石市场, 铁矿石生产商的边际成本支撑铁矿石价格,而低成本铁矿石生产商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其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明显好于我国的钢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