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孙鑫:2013年茶业网事依旧火爆
过去的2012年中国茶叶市场发生重大变革的无疑是茶叶网商们写就的辉煌故事,淘宝商城改名天猫的初始,天猫里开茶叶店的只有不到300家的数量,而近两年的时间天猫里的茶叶店就发展到如今的1800多家,销售额更是成倍数增长,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茶叶网店出现多家,此外还有诸多的网络公共销售平台,茶叶店也随处可见,以及一些独立网站成为企业销售茶叶的重要渠道。因此,2012年茶叶行业的网络销售成为前所未有的热门。
从2011年开始,茶叶行业的网络销售就出现一股热潮,各种茶叶网店数量快速递增,各种独立空间的茶叶销售与门户型网站异军突起。2011年之前进入网络领域的茶叶企业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掌权的茶叶企业或个体茶商,中老年担纲主角的传统茶叶企业和个体茶商还对网络很是陌生,甚至有不少茶叶企业对网络表示抵触,不相信电脑这种歪门邪道能够卖出茶叶。2011年茶叶网商的进入快速崛起阶段,是由于2010年时就有个别网商突破了年销售额上千万的极限,如当时的安溪森舟茶叶的淘宝店。样板的刺激是最直接的,森舟茶叶对传统茶叶营销模式变革的影响的确功不可没,许多年轻的茶人看到了茶叶网商的成功,纷纷效仿介入网络卖茶,形成了2011年至2012年的茶叶网商热潮。
茶叶网商们写就的多个倍数数据,展示了网络卖茶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因而成功的茶叶网商推动了茶叶行业的营销变革。但网络销售毕竟有其技术性强的一面,对网商的要求也比较多,产品定位、包装、图片制作、销售策略、软文推广、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都给许多茶叶网商带来困难,有不少茶叶网商是把传统的线下模式简单地搬到网络上,其结果也自然是惨败而归了,目前仍有许多茶叶网店和独立空间的茶叶网站处于零业绩甚至亏损状态 ,到天猫商城随便浏览就能见到许多销售业绩欠佳的茶叶店。
虽然在成功与失败的茶叶网商中,至今没有一个统计数据证明网店的盈亏占比有多少,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个积极的现实,那就是茶叶网店仍然呈有增无减的态势发展着。目前的网商们也和传统茶企有类似人才瓶颈,网商们的属下员工流动性大,许多员工频繁跳槽或数个月经历就以为自己可以创业了,导致许多网商没有稳定的团队;网商之间的平台相同而销售业绩差距巨大,许多人不解这个现象,为什么同在天猫开店,同样是销售茶叶,不同的网商怎么会有天壤之别的销售业绩呢?这些严重制约着网商发展的问题,其实都还不是不能解决的难题,网商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平衡好了,员工就安心工作了,员工的待遇<包括精神享受>好了别人就难以挖成墙脚。网商们几乎是冲着前面样板的成功而进入网络领域,他们熟读成功网商的精彩故事,而读到的仅仅是故事表面的精彩,却少有失败网商会去研究成功网商的产品、推广技术,失败者输得一头雾水就是因为没有真正了解样板的成功关键。
尽管茶叶网商中出类拔萃的还是凤毛麟角,但年销售额上千万元的茶叶网商如今可谓比比皆是,这样的现实还是让传统茶商们不得不正眼相看了。许多上规模的传统茶企,如今已不满足于有个网店和网站地址印在名片上了,而是想在互联网上也能和线下一样光彩照人,传统茶叶企业对网络的投资也不再像以往,象征性地弄个网店丢一边不管能卖几斤茶,因为现在在网络的业绩排名太清晰了,传统茶企觉得丢不起人,说什么也得把网店做好。一些外贸茶企一直对国内市场虎视眈眈,一直以来就因为缺乏适合的切入点,传统茶叶店模式没有让只想赚钱不想赚吆喝的外贸企业感兴趣,加上在内销领域本身缺品牌影响力、团队与技术的空缺,外贸茶企进入内销也恰好可以从网络入手得以轻装上阵,许多外贸茶企都表示在今年将进入网络销售。
与传统茶企相比,网络销售茶叶的确是进入门槛低很多,可以没有豪华的门店,可以不在豪华写字楼办公,可以没有过多的广告成本,这些优势都成为许多手头资金不多的创业者的选择。2013年不论传统茶企还是年轻一代的创业者,选择网络销售茶叶都是较受关注的。由于一些网络人才的介入,茶叶网商的奇迹还将在新的一年诞生。茶叶的网络销售热潮不减,茶叶行业的渠道变革仍在继续。<卢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