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降人才


  就社会来说,要想让人们的创意涌现,最重要的是尊重人的个性,给形形色色的人最大限度的宽容、包容。对个人来讲,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如果可以不在乎他人的看法而“我的地盘我作主”.对社会来讲,却可能有时出于政治考量而打压创意,比如中国古代的贬低“奇技淫巧”,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为了巩固教会的统治,而监禁伽利略、烧死哥白尼;有时可能出于陈旧的道德观念而阻止新事物出现,如20多年前我们限制所谓“奇装异服”.所以说,宽容要靠法治来保障思想自由、表达自由,及相应的思想解放来移风易俗。

  以上是就“消极自由”方面讲的,就“积极”方面讲,对个人来说,有无穷的好奇心、无畏的探险精神和无私的“舍身求法”类人生价值追求和社会责任感,当然对创意奔涌更有利;对社会来说,当然也要有追求,比如树立民族振兴、对人类作更大贡献的目标,并有配套的培育和吸引人才的战略,但最重要是价值导向要正确。

  所谓价值导向,比在宣传口号上喊得震天响更有效的,是社会现实的无言之教。比如,法律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对假冒剽窃的严厉惩处,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变相鼓励投机取巧,而打击了用心创新。

  特别是“官本位”愈演愈烈,严重扼制了人们的创新动力。在科举时代,全社会的精英想的是如何“一举首登龙虎榜”,从而做“人上人”、光宗耀祖;如今很多青年才俊想的是如何捞到一官半职,掌握资源支配权与学术话语权,意在通吃。现实的赏罚,如何将人们的心思引向创造而不是攫取,这一点对全社会是开是塞创意之源非常重要!

  150多年前,龚自珍呐喊“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今天我们要创造新天地,如果还是吁天抢地,而不反求诸己,那就太没出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