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监管应予以调整以提高服务水平


 

宽带最后一公里难以解决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监管不到位以致某些小区宽带服务被垄断,基于此,调整监管方式与力度成为了当前宽带建设重要的议题。备受关注的“宽带中国”战略已于近日由工信部发至相关10部委做最终审核,计划9月下旬左右上交国务院批复。这已是“宽带中国”战略规划方案第二次上报国务院,按照这个时间进度,“宽带中国”战略或将于9月底前公布。加之4G发牌预计也会早于预期,在这个大背景下,监管部门对宽带产业发展的监管规则或许会有新特点与新趋势。
王凯建议,政府通过宽带战略、宽带专项资金、普遍服务基金、投融资政策等方面推进宽带产业发展,真正使监管政策到位:
第一,监管的生态性。宽带涉及网络、服务、应用和用户四个层面,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因此各部门的监管到位,明确职责很重要。环境、网络安全、知识产权、医疗和教育等部门都融入这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内,宽带网络的带宽强调可用性,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而由于宽带接入容易形成“天然垄断性”,从宽带运营商到服务提供商的接入层面则要考虑公平性,需要政府进行监管;从网络应用到用户要考虑的是宽带的速率与资费,这需要政府的价格监管。所以,对于宽带生态系统,电信监管机构必须要考虑其生态性,既要专注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接入网络,又要重视促进对宽带应用和服务的提供并刺激需求。
第二,多部门协同监管。宽带服务涉及多个行业部门的性质要求监管机构开展多部门协同监管。由于信息通信部门与环境、网络犯罪和安全、教育、医疗和银行等部门相互影响和交叉,电信监管机构需要加大与银行、环境和医疗等其他行业的监管部门合作,确保宽带技术进步的好处惠及全社会各个阶层。
第三,关注普遍服务。考虑到宽带鸿沟的存在,及宽带对不同区域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尽管很难去界定宽带的普遍服务,但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监管机构能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制定普遍接入计划,明确普遍接入目标、覆盖范围;确定普遍接入的障碍;估算普遍接入的成本;确定监管机制与普遍接入基金等,使宽带监管走向普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