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五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的旅游大巴进入了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神仙居山庄,分好房间,大家都把自己的行李送入自己的房间,而后在自己的房间中休息,直到十二点,开饭的时间到了,一起准时到饭厅用餐。下午一点半,集合乘车去景星岩景区。到达景区前有一段山路,号称十八盘。刘大哥驾驶着维泰的旅游大巴在这条山路上疾驶。刘大哥的驾驶技术的确很好,大巴在十八盘上行驶自如,蜿蜒攀爬,我们坐在车内觉得这种转来转去的运转就已经带来了一种乘坐的美妙享受。
从神仙居山庄到景星岩景区,车行耗时半小时。景星岩景区在仙居县城西南
净居寺始建于唐代,宋代高僧行机在此结庐为居,明僧石奇、清僧湛庵相继扩建,殿宇恢宏,清顺治十五年围剿山寇时,寺毁,今住持妙德承当今盛世,奔波募集,重修殿宇,再塑佛像,又具规模,眼下香火旺盛,参拜的信徒四季不绝。净居寺西面,有“读书堂”,吴都堂,名时来,七岁能诗文,曾登山在此面壁三年,苦读经书,明嘉靖32年中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净居寺西北面是响铃岩,因岩体平行裂隙形成三座悬崖,从沟底拔地而起,乱石落壑,撞击岩壁,如铃声震荡,余音袅袅。 景星岩东边是90度的绝壁,与其相距一二十米有一圆而独立的岩柱,名曰“玉柱峰”,拔地数百米,柱顶平坦,面积数十平方米,长着青钢栗等阔叶树丛。
北部景点起步之初,可俯看杨丰山梯田,十八盘,可平视挂满了红灯笼的长廊,长廊在岩间丛内蜿蜒伸展,煞是曲折深蕴,长廊尽头豁然开朗,一个大剧场宛然呈现在眼前,今日特有泰国人妖在此献演,我等一行八十余人把个剧场的一大半给占得满满的,演出近一个小时,大家也看得如痴如醉。看完演出,往袈裟坡,附近还有手机基站,小路的尽头就是瞭望亭,这里可能是景星岩最高的地方,上面写着“心旷神怡”四个字,倒是写出了来客的感觉。圆寂塔占地数十平方米,塔即梵语中的浮屠,佛塔是高僧圆寂后用来安置骨灰和舍利的,自唐代以来,此处有十二位高僧圆寂,实属贵地。袈裟坡为流纹岩,凸面光秃,粘土中氧化铁成分较多的地方呈现赫黄色的条纹,恰似一个大袈裟覆盖在山坡上,连百衲衣的的块块补丁都清晰可见。
我和另一位63岁的同游者是最后下山的,两辆旅游大巴的人都在等我们,实在有点歉意,不过导游并未规定我们上车的时间,好在我们大家本来就是休闲游,均不在意。上车后同游的朋友还纷纷拿出茶叶蛋、香蕉、香榧子犒劳我。下山又是十八盘,旋转的韵味又带来美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