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


 

近年来,“泡茶”之风在南方省份的大小城市很是盛行,这种现象的发生无疑要归功于销售茶叶的商人们,茶商们所到之处总是免费培养出一批“茶客”,如今的福建许多地方,“泡茶”几乎就是“坐下”的代名词,这种几乎全民喝茶的现象也就是“茶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了。

茶商们讲“茶文化”,但茶商们的“茶文化”似乎不是因茶派生的社会现象,而是在茶之前的种种传奇,茶不是简单的树叶,而是仙人赐予的神草。在文化层次普遍不高的茶商眼里,“茶文化”是很神圣的东西,是祖先的荣耀,是茶叶历史,是传奇的故事,甚至是如今茶叶销售的市场推手。

我生长在福建北部山区的茶叶产区,孩提时就熟知“泡茶”的含义,村里的女人们在非农忙季节总是闲得无所事事,一大早约上几个要好的姐妹,到其中一人家中“泡茶”,主人则要端出家里的咸菜、干果等,并不停地烧水“泡茶”给姐妹们享用。我妈得其娘家的真传,识得许多中草药治病的偏方,免费为村民看看小毛病那是时常的事,因而在村里也就颇受欢迎了,家里天天迎来送往的“茶客”多啊!女人们坐下“泡茶”就无话不谈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也在茶桌上念给大家听,自家的事、邻居家的事、村头村尾的事、村里村外的事、亲眼目睹的事、道听途说的事,无不在茶桌上“广泛交流”着,各个“泡茶”场所也就自然成为村里“新闻源”单位,好事坏事,该说的和不该说的事,全都会在茶桌上传播,因而也免不了因“泡茶”引发的邻里纠纷。一旦引发纠纷了,在场“泡茶”的人往往要出面充当“证人”,有时“证人”又得罪了“当事人”,纠纷连环发生弄得多个家庭吵吵闹闹也是常有的事。

    对于局外人来说,这样的“泡茶”实在是无聊的事,但对于“泡茶”的每个当事人来说,这样的交流是她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唯一方式。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现象就是因茶派生的社会现象,这就是“茶文化”。

与“泡茶”现象相生相伴的是另一种反“泡茶”现象,每当因“泡茶”滋生事端时,男人们总是破口大骂女人们的无聊,有些强势的男人就会公开拒绝村妇们再来家中“泡茶”,有些胆小的女人也会在丈夫的严厉管教下成为与世无争的宅女,这种由男人们发动的“反泡茶”现象,也是“茶文化”的另一种表现。

当茶商们把“茶文化”成天挂在嘴上时,“茶文化”往往被认为“达官贵人”的茶故事,老百姓的茶事被认为不入流而不被茶商炫耀,这也许是中国人都有媚官的本性使然。“天价茶”为达官贵人生产,茶商们以能有几张与达官贵人合影的照片为荣,一副奴才相的背景下,“茶文化”自然不能逃脱奴性粉饰。但我们得记住,茶叶行业要发展壮大,就得靠老百姓都成为茶叶消费者,而不是跟随“领导”走进市场的死胡同。因此,“茶文化”就应该是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故事。

日前在武夷山和猎人茶叶的范总“泡茶”,谈论了不少茶叶市场的“大事”,由于两人是故交,没曾想范总突然讲出一个我曾经在工作中经历过的无聊事,这才勾起我对故乡“泡茶”的回忆。由于范总捡起的陈年烂芝麻纯属无聊,但也不失有趣,就把它当做故乡茶桌的故事来结束本文吧!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司法机关工作经历过一个离婚案件,一对夫妻闹离婚,女方起诉男方,女方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提出“男方有生理缺陷不能过性生活”的理由,男方为了否定女方的主张,去照相馆拍了一张性器官勃起的全身裸照当做证据交给法官,男方当事人的举动虽然是个人隐私,但还是被传出而成为焦点笑料,离婚案件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男方当事人的举证手段太雷人。

“泡茶”是老百姓过日子的一部分,有啥说啥,反映真实的百姓生活就是“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