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吉良:百姓企盼更加关注民生
9月11日《荆楚网》
民生,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件件关系群众生活冷暖,事事关乎人心向背。
我党历来重视民生问题。早在1934年苏维埃政权在瑞金建立之后,毛泽东同志就郑重地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胡锦涛强调“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是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温家宝总理说,“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民生连着国运,民生牵动民心。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十七大报告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十七大以来,民生问题一直成为热点话题,党和政府在关注和改善民生问题方面,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农民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深受群众拥护的政策,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在民生问题上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亟待我们去关注,去研究、去解决,诸如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收入分配、土地征用、城市拆迁、农民工讨薪、教育医疗收费、环境保护等方面。也还有少数地方、少数党员干部只是把关注和改善民生问题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热衷于拍脑袋搞大规划、定GDP翻番指标、心血来潮搞政绩工程。更有甚者,打着为民办实事的旗号,滥用职权,挪用、污腐民生项目资金,为极少数人谋利益,干出一些违背群众意愿、伤害群众感情、危害国家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事情。对此,群众极不满意,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民生是立国之本,是兴国之要,是强国之基。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百姓企盼更加关注民生。也企盼每一名党代表,都要成为一面旗帜,带头创先争优,服务大局、关注民生;每一名党代表,都要成为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实现人民群众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和切实监督,增强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