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线波动截图)
上周整体运行以整理整固筹码为主要方式。周五在美国QE3的刺激下,一度跳高运行,但最终走低,收出绿盘。显示大盘上行压力明显。
整体而言,随着美国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助推美国经济复苏进程,美国消费信心连续两个月上升。在美国维持货币贬值常态化的过程中,新一轮全球大宗商品走高从而走出通缩威胁的几率较大。但,这依然要看欧债危机解决时间表。全球经济生态并未稳定。在美国始作俑的中日钓鱼岛激化之后,东亚局势变得相对紧张。中日经济战或将打响。右翼势力抬头的日本失道寡助之下,被周边国家孤立的概率增大,日本经济即将陷入巨大困境的概率较大。
从南海到东海,美国始终是渔翁。美国不希望过早失去亚太地区制约权,挑动中日关系恶化是遏制中国的开始。美国是幕后推手。因此整体而言,中国经济发展受到日益严重的干扰。中国经济的战略布局受到牵制。中国需要走过这一关。美国导演了金融危机,并拖累欧洲债务危机,现在是坐观经济总量老二老三的中国和日本互斗。美国可能不希望中日开战,但希望中日贸易开战。但是,事态的发展超出预期。因为中国强烈反击。未来真是不可测。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别无选择。外贸或许会持续下滑。那么中国需要依托内需增长的强度去稳定经济。依靠不确定性的外部增长,还不如自力更生地发展内需市场。国内建设投资或将逐渐重新走上燎原之势。可惜的是,在美国流动性在此增多的QE3运行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逐步走高,影响中国对外资源的采购成本。
中国投资强度的加大将在稳定经济增长的筹码上更为厚实。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态势其实基本确定。后期楼市逐步将在去库存速度加快的进程中走出安全通道。投资更加稳定。只是,产业结构调整周期在钢铁和水泥行业中会延缓。这是一个定时炸弹。中国未来新兴产业的进程,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深化,都将决定中国远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但中国没有更多的选择。除了内需市场的增长。
从目前的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组合来看,中国在第四季度安全着陆基本是大概率事件。若外贸刺激手段有效,则经济增长更为良性。在股市处于较大低位区域的状况下,中级反弹指日可待。因此,短期整理结束之后,会有持续的向上动因。
但是,中国股市组合结构正在变革之中。存量资金和增量资金博弈,始终需要在技术上不断夯实,大小循环。因此,我们也只能够在预期向好的状况下,亦步亦趋地跟随大盘的每一个均衡区域。目前的技术图表上,显示短期会有继续整理的内在需要。存量资金和增量资金需要一个平台进行筹码转换工作。这个平台需要时间构筑。
从趋势和反向的脚力上,目前的总体趋势是空头。多头为反向。整理,整固的筹码转换所形成的技术平台,有利于趋势方向的压制。选择这个均衡区域减筹的策略执行具有必要性。整理完成重新入场。
从图表显示的空间分布看,四连阴的组合其实是对上周巨量放出之后的能量消化。我们看待的低位1956-2008可能不是这次整理的目标。反而是高位2162-2188,应该被冲击。所以,如果下周下去到半径点2072-2085一线即可回补筹码。增仓筹码要等下一个平台塑造成功,上行趋势确立之后再定。
股市周期循环,此轮已开始踏上反向上行之旅。亦步亦趋,谨慎跟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