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PEC贸易部长会看中国角色的转变


  中国逐步成为了多哈回合谈判中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的代言人,基本上标志着中国已经彻底完成了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跟随者向推动者和领导者的转变。

  在日前于俄罗斯喀山举行的第18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上,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从多哈回合谈判、区域经济一体化、环境产品自由化这三方面阐述了中方的态度和立场。细加研判可以看出,在全球经济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中国的角色正尝试着实现从跟随者到推动者和领导者的转变。

  在多哈回合谈判方面,中方支持暑期前完成相关谈判,同意把贸易便利化作为多哈谈判早期成果的备选议题。但在议题推进时,应当特别注意不发达成员的反应,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贸易便利化应首先满足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在履约能力方面的需求。新议题应有利于多哈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促进成员间的团结,不能对多哈谈判形成干扰。

  回看多哈回合谈判十余年来的历程,可谓一波三折,发达经济体与不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成为制约谈判进程的主要因素。总体来看,在谈判的最初阶段以及之后中止的数年里,中国大多数情况下秉持的是“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外交传统,跟随者的角色成分更大。这一原则和策略的采取,与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特别是贸易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多哈回合谈判始于中国入世的年份,当时无论是从经济实力,还是从国际贸易规模方面来看,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不如今,在贸易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更侧重于“引进来”,对国内市场的开放在整个谈判进程中往往是引进先进技术和外资的交换筹码,而对于外国市场的开放需求并不强烈,也并没有旗帜鲜明的、代表欠发达经济体的强烈立场。因此,中国适时采取的跟随策略是符合当时的国情和战略需要的。

  入世十余年来的高速发展,助中国对世贸组织规则的熟悉程度大幅提高,中国的贸易规模和经济实力有了质的飞跃,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特别是在针对不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壁垒林立、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屡见不鲜的大背景之下,“走出去”成为了中国国际贸易战略中更为迫切的需求。而先前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战略诉求。因此,近些年来,出于国家战略的考虑,中国在全球贸易谈判进程中表达的态度越来越积极,立场越来越明确。此次APEC贸易部长级会议,中国逐步成为了多哈回合谈判中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的代言人,基本上标志着中国已经彻底完成了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跟随者向推动者和领导者的转变。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中国坚持APEC框架下区域经济合作和自贸区建设的开放、包容和透明性原则,区域贸易安排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有益补充。针对去年APEC美国夏威夷领导人峰会中热议的TPP(跨太平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定),我国认为应当有选择地进行合作发展,避免纳入尚不成熟、有较大争议和超越发展中经济体能力的内容。坚持实现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茂物目标。

  近些年来,区域多边和双边机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情况可以说是各国在多哈回合谈判停滞不前、全球自由贸易多边机制举步维艰背景之下的替代选择。虽然中国也积极倡导并参与了东盟、东北亚等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但考虑到中国贸易分布多样化的特点,局限于亚洲区域的多边机制显然无助于中国开拓欧美、非洲、大洋洲等市场。因此,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考虑,中国更应积极地倡导和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多边机制的建立。如何在实现积极参与区域多边、双边机制建设等短期目标的同时,有效推动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多边机制长期愿景的实现,将成为中国在未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中国诉求和角色的转变,在此次会议上也见端倪。

  在环境产品自由化方面,中国在原则上支持推动环境产品自由化的同时,认为当前最为重要的是标准先行。在现阶段,APEC框架下实现环境产品自由化,尚且存在着诸多难点。各经济体对环境产品定义、标准、范围等问题需要设定统一的标准,推动一体化标准议题的谈判,争取2012年底前达成一致。

  其次,坚持APEC框架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认识到各经济体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的差异性,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承担的责任方面体现出差异性。发达经济体更应当大力加强环境技术传播和能力建设,帮助发展中经济体提升环境产业的自身发展能力。

  再次,在环境产品清单制定和执行进程中,体现APEC精神的“非约束性”,确保各经济体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允许各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自主确定降税产品及降税幅度。中国在环境产品自由化方面的立场,实质上是在全球贸易自由化多边体制中发展中成员和不发达成员代言人立场的延伸。从WTO多哈部长级会议积极推动环境产品和服务(EGS)贸易自由化至今,尽管该战略旨在增强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带来环境和社会方面的收益,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APEC设置的EGS传统清单的产品和服务上,明显缺乏比较优势,相关谈判分歧较大,环境产品自由化进程一直处于进展较为缓慢的阶段。APEC贸易部长级会议中的重申,明确表达我国代表的发展中成员和不发达成员对标准制定、区别对待、发达经济体技术传播等方面的诉求,将环境产品自由化的诉求,代表了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成员和不发达成员的战略利益。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贸易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在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中国表达自身战略利益诉求的态度立场越来越明确,中国作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利益代言人的角色也越来越明晰。APEC框架为我国在国际治理方面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提供了平台和机遇。APEC国家领袖峰会、贸易部长级会议以及工商理事会峰会,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从国家整体战略到不同议题推动和主张,以及实业界、商业界的合作、洽谈、项目运行,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层层推进,从茂物目标的实现到APEC国家内商务人员流动的便利化,实现了议题和自由化措施的层层递进。下一阶段,APEC框架可能会包含更多和更广泛的议题,尽管目前来看,这些议题尚且处于“务虚”阶段,但并不代表APEC框架已经被架空。新兴议题和内容暂时不能达成一致,恰恰说明了当前国际治理和国际合作机制中,各方利益正处于博弈和平衡中,对未来有标志性、引导性的议题尚在酝酿期。因此,我国应当如何有效地发挥自身影响力,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加强国际治理中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为中国在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谋取更大的国际利益,将成为今后重点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