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会议筹备情况资料


  

  徐景安:这次我最近找到的关于莫干山会议的资料,反映了当时的筹备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原先的代表分组,后来讨论时有所变动,根据我的提议专门设了价格组。

  

  关于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

  学术讨论会的筹备情况

  一、    会议领导小组:

  各发起单位负责人

  二、    会议筹备工作组(会议期间为大会秘书处)

  组 长:张钢(经济学周报)81·2071或865·6239

       副组长:徐景安(国家体改委)39·7609

       副组长:黄江南(中国社科院工经所)89·0651-217

       组 员:卢 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39·7789

               周其仁(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65·5207或89·0651-271

               高菩罡(经济日报)33·0881

               崔维德(中国青年杂志社)48·4931

               陆微微(中国青年报)44·6581-250

               朱杏清(世界经济导报)26·1170-导报或262236

               周 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86·6034

               刘佑成(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26961-2510

               王晓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44·1531-325或55·7345

               孙祥剑(国家经委财贸综合局)

               胡世英(自学杂志社)46·1561-自然杂志

               周小川(清华大学)66·4603

               卢迈(北京经济学院)59.3831-337或46·2895

  三、会议宗旨:

      引导和团结广大中青年经济学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研究和探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推动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献计献策。

  四、    会议性质

  学术性会议

  五、会议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中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保持一致。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坚持科学态度,提倡百家争鸣。

      4、发扬革命传统,保持朴素会风。

  六、会议规模

  领导小组成员                                  0人

  特约领导人、专家、部门代表:                 20人

  正式代表                                     80人

  新闻界人员                                   20人

  筹备工作组成员(正式代表)                   16人

  论文组成员(正式代表)                        8人

  总计:170人

  七、代表构成:

  以学科名额分配为主,照顾地区名额为辅。

  八、年龄构成:

  以30至40岁为主,上下各浮动5岁为辅。

  九、代表确认原则:

  1、论文入选者为正式代表。

  2、选拔论文过程中,坚持不讲关系、不讲学历、不讲职称、不讲职业、不讲名气。

  3、正式代表通知书,寄发所属单位,经其所属单位同意方为有效。

  4、随通知书,通知代表指定会议分组及讨论题目,并请代表准备有关材料。

  十、会议组织机构:

  1、会议领导小组

  2、大会秘书处

     ①简报资料组

     ②论文编选组

     ③后勤会务组

  十一、代表分组

  1、    基本理论组

  2、    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组

  3、    工业经济组

  4、    农业经济组

  5、    财政、金融、商经组

  (各分组将根据讨论题目在会议期间进行讨论、最后形成建议方案呈送中央。)

  十二、会议党组织:

  1、         大会建立临时党组织。

  2、         会议前后,会议筹备工作向各发起单位党组织汇报。

  3、         会议期间,大会临时党组织向当地党组织汇报。

  十三、会议成果处理:

  1、         会议纪要向中央有关部门汇报。

  2、         优秀论文编辑成册,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3、         部分优秀论文在报刊上陆续发表。

  十四、大会确定新闻发布人,统发新闻。

  十五、经费:

  1、         来源:中央书记处农研室10,000元

  各发起单位1,000~2,000元

  2、         支出:印制材料,会场,交通,伙食补贴等项。

  3、         管理:经济学周报及浙江省社科院派出专人负责。

  十六、会议时间:

  1984年9月,会期7天。

  十七、会议地点:

        浙江省莫干山

  十八、工作进程:

        1、7月底论文收登完毕。

        2、8月中旬审稿完毕。

        3、8月底发出会议通知。电台及有关发起单位公布会议召开时间或消息。

        4、7月下旬和8月下旬大会筹备组,论文组向会议领导小组汇报工作。

  5、会前向中央有关部门备案。

  十九、论文组:

        组 长:王晓鲁 周其仁

        副组长:朱嘉明 卢迈 宋廷明 高粱

  1、基本理论组

           王晓鲁 44·1531-325或55·7345或48·4496

           王永乐 44·1531-325

           夏小林 89·0551-378或59·1729

           张连城 59·3831-321

        2、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组

           宋廷明 39·7573

           高 粱   81·2161-831房间

           高菩罡 33·0881

           蒋 悦 28·5431-2561

        3、工业经济组

           朱嘉明 89·4705或39·7294

           杨 沫 89·0651-217

           刘 京 55·3431转理论部

  4、农业经济组

           周其仁 65·5207或86·8581-2943

           白南生 65·5207

           乔桐封 89·5024

        5、财政、金融、商经组

           卢 迈 59·3831-337或16·2985

           蔡重直

           刘渝

          (论文小组成员为各会议分组成员,论文组长为会议分组组长,论文组成员注意把握会议方向,并负责形成分组讨论成果的形式)

  二十、邀请领导人及部门代表:

        胡乔木 邓力群 于光远 杜润生 马洪 钱俊瑞 刘国光

   孙尚青 宦乡

        中央理论局     1人      中组部中青年干部局   1人

        团中央书记处   1人      中组部宣教局         1人

        中央书记处农研室   1人   中央书记处政研室 1人

        专家、学者若干人(另定)

  

  

  

  

  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

  学术讨论会报告

  

  一九八四年九月三日至十日,在浙江省德清县召开了《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

  这次会议是由《经济学周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世界经济导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中国村镇百业信息报》、《经济效益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召开的。会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以及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帮助。会议期间,国务委员张经夫听取了讨论的主要问题的汇报。会议结束后,会议秘书组向浙江省常委做了汇报。

  参加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124人,他们是由会议筹备组根据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300余篇应征论文挑选出来的,在选拔过程中,不讲关系、不讲学历、不讲职称、不讲职业、不讲名气、凭论文水平确认代表资格。

  这次会议贯彻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党和国家献计献策的宗旨。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会议的开发没有采取各自宣读论文、交资料、泛泛议论等老办法,而是围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总题目,分为若干专题,把探讨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拿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按照这个要求,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代表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每天上午和下午、晚上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常常讨论、工作到深夜。会议代表和参加会议的老同志一致认为,这次讨论会促进中青年经济工作者的成长、推动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深入研究、开创经济理论为现实服务的新风上起了很好的作用,也是组织中青年经济工作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发挥才智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现送上七份专题报告。

  

  

  《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秘书处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五日

  

  

  专题报告目录

  

  报告一:价格改革的两种思路

  附件:价格改革的建议之一

  附件:价格改革的建议之二

  报告二:与价格改革相关的若干问题

  报告三:企业实行自负盈亏,应从国营小企业和集体企业起步

  报告四:沿海十四个城市对外开放的若干问题的建议

  报告五: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报告六:发展和管理股份经济的几个问题

  报告七: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