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未来区域经济的竞争将不仅是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的竞争,更是营商环境的软实力竞争。作为后发地区的清远,在当前国内稳增长促转型的双重压力下,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应重在“放水养鱼”,提升营商的政务、市场、社会三大环境。
其一,营商的政务环境要“宽厚”。现时的清远虽具有广州“一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但内源型经济缺乏比较优势,后续发展仍需要倚重投资驱动。由于区域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地招商引资政策出现趋同化,拼资源、比政策的招商引资模式终将难以为继,可以说,未来区域经济的竞争决定于营商环境的优劣。
优化营商环境首先在于政务环境要宽厚。清远应通过更新行政观念,抛弃“抽水捉鱼”的短视行为,以“放水养鱼”宽厚以待的行政理念,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增量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存量改革”,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治理乱收费,革除“行政产业化、执法市场化、制度利益化”的行政弊病。按照中央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推进各级政务公开常态化。继续深化“廉风和畅”廉洁文化品牌建设,以“正风”行动为推动力,全面治理机关“庸懒散软”现象,营造方便快捷、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提高职能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
其二,营商的市场环境要“宽松”。纵观近年来清远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主因之一无疑是得益于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但也和其它后发地区一样,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尚不完全性,社会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致使现实中的矛盾时有凸现。
投资者最善于“用脚投票”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为此,营造一个人人“想创业、能创业、易创业、创成业”的宽松市场环境,事关为“养鱼”而放的“水”质量是否达标。清远应在主体功能区规划框架下,坚持“资源招商是下策、政策招商是中策、环境招商是上策”的招商理念,从容发展,优化产业选择,强化经济动能,加快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积极探索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三打两建”活动,为投资者提供法治、公平、透明、宽松的市场环境。
其三,营商的社会环境要“宽容”。区域经济的竞争发展,既要比硬环境,又要比软环境。但在现实语境下,前者在企业投资考量中的占比在下降,后者却在增加。清远当前应着力实施“放水养鱼”策略,鼓励创业、宽容改革失误,以新时期的“广东精神”和“清远精神”为正能量,引领营造重商亲商、开放宽容的社会环境和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体系,降低城市生活成本,以发挥“吸管效应”集聚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助推城市扩容提质,壮大城市发展承载力。
2012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