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排名不适合中国互联网国情


   1、ALEXA对中国互联网了解不够

      虽然互联网倡导“连接无极限”,但不意味着不会受到疆域或地域的影响。语言、文化、习俗、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差异,都会导致各地区网民的上网习惯、浏览取向、网上消费习惯的不同,最终体现为各地区网站流量的特点差异。例如:在国外非常普及的维基百科类网站,在国内基本局限于小众群体。而在国内拥有大量人气的纯社区类网站(如百度贴吧、天涯、猫扑等),在国外也远不如在国内那么有市场。再例如:国内网民的习惯“看文章、发表评论”,会经常出现一个网站因为发表一篇文章,导致流量大幅度增长,而在国外则很少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做网站排名必须要结合本地特点来制定标准。而ALEXA对中国互联网的现状长期缺乏了解,也很少和国内互联网产业进行交流,根据自身的标准,单方面大幅度降低中国地区网站的排名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2、统计模式的先天不足

      而在统计方法上ALEXA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对任何网站的统计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客户端统计(我们称之为K统计)和因此得到的客户端排名(我们称之为K排名);二是网站端统计(我们称之为W统计)和据此得到的网站端排名(即W排名)。K统计的方式是在网民的电脑上安装一个统计插件,该插件可以自动记录网民浏览网页的行为,如登录哪些网站、打开哪些网页、打开网页的时间等,这些记录会自动被统计插件保存并发送到流量统计平台,该平台根据自身算法将所有网民终端发回的记录进行统计,计算出网站的流量排名。ALEXA就属于这类模式。由此可见,K统计是一种抽样统计方法,结果质量完全取决于安装统计插件的网民数量,由于在所有网民的电脑上都安装统计插件是无法在现实中完成的,所以统计样本(安装统计插件的网民)的地区分布和水平分布非常关键。W统计即网站端统计,是指在网站服务器端安装相应的统计软件,并记录所有客户的访问情况,对访问量进行统计分析。这两类方法在统计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也各有局限之处。我们可以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做一个对比:

  方法评比方面:真实访问流量 做抽样访问,只统计大致比例 能记录当天全部访问量 统计误差率

  

  客户端统计(K统计):流量忠实度 能对流量忠实率进行统计 无法判断统计IP是否来自几个用户,或者不同IP是否代表一个用户,所以无法统计流量忠实率 较低

  

  网站端统计(W统计):对用户做跟踪分析 可以进行长时间跟踪分析,只要安装统计插件的用户在线 无法跟踪网民的访问行为,只记录当天访问记录 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客户端统计的优势在于对访问量的深度分析,特别是对不同特征的网民群体做个性化分析方面(如商业用户群体),而网站端统计则在流量宏观统计上有先天优势。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方式来说明两类方式的优势,假设在一个人声鼎沸的会场里,网站端统计可以统计声音分贝高低,而客户端则是分析不同人群主要说什么,如果这两类方式能结合使用,将会极大地提升网站流量排名的精确度和深度。

      3、统计样本的局限性

      让我们再分析一下ALEXA的模式。如前面所言,ALEXA数据客户端统计模式,数据来源全部是安装其统计插件的网民。由于统计插件本身对网民的实用价值不大,为了鼓励网民主动安装,一般都打包成一个实用软件。ALEXA的统计插件是浏览器工具条(ALEXA TOOLBAR),该插件可为普通网民提供搜索引擎服务。但ALEXA的工具条没有中文版本,在产品设计上对中国网民的实用性并不高。所以在中国主动安装的中国网民多为网站站长和互联网专业人士,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网站的排名。这些人群在中国1亿网民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而他们的上网行为却都被ALEXA抽样统计为中国网民的普遍行为。通常来说,作为抽样统计模式,统计样本必须分布均匀,不仅仅是地区分布均匀,而且网络操作水平、知识水平、职业背景等都应该有均匀的分布,否则会严重影响统计结果。ALEXA从统计取样上就有严重的偏向性。

      4、对作弊处理的标准不符合中国互联网的特征

ALEXA对中国网站的数据做了调整,导致中国网站的排名大幅度下降。其中确有作弊的网站,但也有不少被“流量误杀”的网站。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网民市场,而在ALEXA全球排名全500的网站中,中国网站只有一小部分,甚至一些韩国、日本网站却排在中国网站前面。主要原因是ALEXA有一套自己定制标准的反作弊机制,凡数据增长不符合这个机制的网站都在被打压的范畴内。反作弊是确保排名公正的重要措施,但必须要考虑不同国家的互联网文化,借助一刀切的手段去保证公正性,其本身也就失去了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