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浴行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流行的趋势也是很重要的,行业专家罗百辉认为大众对卫浴的选择将本着健康环保、个性简约、功能至上为消费原则,而舒适卫浴新享受也在备受人们所推崇。六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或将开启卫浴行业的新动态,一个崭新的发展。
趋势一:家具化
日前,许多造型新颖的洁具新品陆续开始推向市场,多功能的洗手盆、美观实用的浴室柜和款式更符合审美观的马桶,也日趋成为消费者所追捧的热点。
趋势二:新材料崛起
陶瓷制品不再一统卫生间的天下,石材、玻璃、木材等各种材料都成为陶瓷制品的替代产品。于是,瓷质釉面砖将逐渐代替传统的陶土砖,颜色千变万化;木制浴缸让小资心动;玻璃马赛克在卫生间里大行其道,这些新材料的面世,将更好的体现其设计底蕴。
趋势三:健康环保
健康和节水是卫浴革命多年来的一个主题。在建材市场上,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各大卫浴品牌打出此类口号。从浴缸到马桶,到小便斗,各个能够抗菌防污和能够节水的部位和地方都在进行着科技的改变。相信这样的产品才更能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心理,兼备抗菌、节水两大功能的卫浴产品将更加出众。拿水龙头来讲,不锈钢将逐步取代铜质的,这主要是考虑环保与健康。厨房与卫生间受到重视,与当前建筑节能的政策有关。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李秉仁介绍,厨房、卫生间是大家每天都要使用的空间,因此,不仅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决定着家庭对建筑物的使用水平,能源、资源的消耗水平。
李秉仁指出,厨房、卫生间在装饰装修中无论面积还是造价,所占的比重都不高,但却决定着工程各方对生活的理解、节能的意识、环保的态度、质量的要求。
趋势四:简单
简单就等于方便,这种极简的风潮恰恰迎合了不少年轻人的心理,于是卫浴洁具也变得直接而“最简”。洗手台不再一味地追求大理石台面的豪华感;马桶不再笨重而庞大;越来越多的理性消费者也不会不考虑自家卫生间的面积,而去安装派头十足的大浴缸或淋浴房了,极简风格开始大行其道。
趋势五:智能化
科技在进步,卫浴产品也在不断融合越来越多的科技含量。智能调温的浴缸、智能抽水的马桶的粉墨登场,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舒适卫浴新享受。
趋势六:标准化
置业者虽然能感受到目前厨房、卫生间的设计不合理,但对于究竟怎么装修才是合理、标准的厨卫,却不甚了解。其实,在1998年住宅商品化改革之前,对于厨房、卫生间的功能、尺寸就已经有标准,并早在1989年时就已实施。
“在这20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发展,厨卫产品与厨卫设备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厨卫在住宅当中的定位也有所不同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马韵玉称,“现在大家最大的感受是,厨卫设计、厨房家具、厨房设备及卫生部品都应该适应使用者对舒适的追求,另外管线设施更新维护要满足 方便性的要求。”
经过努力,从2009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住宅厨房及相关设备基本参数》和《住宅卫生间功能及尺寸系列》两个标准正式实施。
标准的主要制订者之一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树君表示,这两个标准的实施实际上就是为解决住宅厨卫行业的标准化问题。张树君介绍,厨房标准化的关键就是如何安排设施管线,以前的标准没有规范,因此十分凌乱,尤其是燃气管都是安装完成后再进行管线安装。新修订的国标 增加了对水、电、燃气、暖气和通风等管线的综合布置要求,使得厨房设施管线排列有序,为厨房设备的安装提供了便利,也使业主的维护与改造更加便利。
对于标准的执行情况,马韵玉表示,目前这两个标准都只是推荐性标准,并没有强制约束力。另外,厨卫标准的落实需要开发商、建筑设计院、室内设计师及部品生产供应商共同配合完成,如果开发商在源头上没有按照参数来构建建筑,直接影响了下游部品商的标准化生产。
胡亚男表示,在调控之前,不论厨房与卫生间的设计有没有问题,开发商都能把房子卖出去,而如今在调控政策刚性化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可能促使开发商重视厨房与卫生间的细节设计。可以说,房地产调控背景下,落实此前执行并不到位的厨卫标准正逢其时。
其实,在住宅产业化大趋势下,精装房的前期设计标准已经得到开发商的重视。马韵玉指出,万科在国内最早提出住宅产业化理念,并且付诸实践。万科把房子卖出去后,在进行维护管理过程中,发现外墙的围护结构最容易开裂,出现渗漏的问题,因此,外墙围护结构从一开始的设计环节就比较重视防渗漏,现在已经走向了预制装配化。
另外,万科在对房屋维护管理过程中,对于易出问题的厨房、卫生间装修也开始重视。据马韵玉介绍,目前万科已经开始参考新的设计标准,逐渐改变过去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正就住宅厨卫模块标准化项目,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燕珉居住建筑研究工作室做相关的咨询。
“如果开发商从源头开始注重细节设计,2009年的国家标准被大量的普及与应用,那么,以前厨房不是被管道切得七零八落,就是橱柜体无完肤的现象将会消失。”胡亚男表示。
至于如何鉴定开发商是否遵从标准,胡亚男介绍,《住宅厨房相关设备及基本参数》要求在住宅厨房内设置一个竖向管井与横向管线,把水、电、煤气管道规范到管井管线内,所以,消费者在选择房屋时,要注意观察自己所购房屋是否存在竖向管井与横向管线,就能判断是否符合标准。
罗百辉指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市场环境、内部管理环境、资源环境、人文环境都会发生变化,各方面的需求的变化,要求企业必须转型才能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
第一,企业精准定位,避免恶性竞争。
精准定位是企业应对险恶竞争环境的不二法宝,每个五金企业都应该找准自己的品牌定位,依据自身的品牌定位来确定产品定位以及展厅的规模和档次等,譬如不要一窝蜂都建大展厅、都走所谓奢华路线。产品、品牌与目标市场对位才能优化产业资源的配置,避免恶性竞争与资源浪费,使企业和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第二,重视精益生产,推行绿色战略。
在国家紧锣密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精益生产、绿色战略应当成为全行业所有企业的共识。从粗放式生产转变为精益生产,从掠夺式的游牧民族转变为自觉的环保主义者,控制成本和提升效益双管齐下以达成开源节流,这不仅可以使五金企业提高经营资源的使用效率,也有利于整个陶瓷行业摆脱“三高一资”的恶名,进而减少政府的干预和政策的掣肘。
第三,革新营销模式,减少中间环节。
作为半成品,五金产品流通渠道的中间环节较多,不仅大幅度增加了流通成本,也削弱了五金企业对终端的服务和掌控能力。“未来的渠道竞争必然愈演愈烈,每个五金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定位与目标市场的特征,采取更灵活的、复合式的渠道模式,力求缩短与终端的距离。”罗百辉认为,电子商务对传统实体经营的冲击越来越强烈已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于“网店能否取代实体店”也引起了行业热议。基于五金产品的半成品属性以及感性消费品属性,电子商务平台的传播功能应当更大于销售功能,这一点在国内市场销售中尤其明显,但随着网络营销的不断普及与深入,如何利用网络营销渠道必将是未来五金营销模式创新的重中之重。
第四,从“重量”到“重质”,减轻出口依赖。
出口“重量不重质”是中国五金行业的痼疾之一,近年来,随着企业产销平衡压力的不断加大,尽管出口利润微薄,仍有很多五金企业趋之若鹜、乐此不疲,甚至对出口渠道形成了严重的依赖。这种疯狂的倾销不仅招来了国人“贱卖国土”之讥,也终于引爆了全球性的反倾销行动,这也致使中国五金产品的出口通道愈收愈窄,并被迫全面提价。
从行业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售价的上升其实并非坏事,尽管在短期内可能会让我们损失一些销量,甚至有些出口依赖型企业会陷入极大的困境,但这也将促使更多企业从“重量”转变到“重质”,激励企业通过价值创新提高单位产品的售价。
对五金企业而言,目前技术装备的差距并不大,技术创新的差异愈发难以实施,因此产品价值创新主要是在创意和设计方面。对于实力不强或定位不高的部分企业,可对外合作为主,以自己进行修改为辅。而做高端品牌的企业,面对的是高端市场,创意需求更大,对自身创意能力的要求无疑也更高。所以针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消费群体,创新和创意之间的比例、成本和附加值之间的比例并不相同。
空间配套创意产品也属于这个范围,在未来,卖的不单单是一款瓷砖,而是整个空间和空间产品的配套,包括空间的衍生,这是五金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正因如此,企业在从“重量”转变到“重质”时,都要有最适合自己的一个方向,不可盲目照搬别人的产品价值创新模式。
第五,直面大浪淘沙,适时急流勇退。
尽管产业的重构已是大势所趋,但五金行业并不会出现媒体喜欢大肆渲染的所谓“洗牌”现象,而是正在慢慢走向分化。事实上,整个行业较之以前已经逐渐变得有序,很多企业都在各行其道,而市场的巨大容量与多元化特性也提供了这种现实条件,绝大多数企业都能在市场的夹缝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当然,大浪淘沙也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历程中的必然现象,这是亘古不易的历史规律,并不以企业自身的意愿为转移。2012年还只是行业冬天的开始,更严酷的寒冬尚未到来,可以预言,无论主动还是被迫,都必然会有一些不能适应寒冬的企业退出行业的历史舞台,而审时度势主动撤出肯定好于山穷水尽黯然退出,急流勇退者将在被动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吹尽狂沙始到金,随着那些落后产能被淘汰,整个产业也将实现一次质的飞跃。
纵观卫浴五金行业六大流行趋势 五大策略助行业腾飞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