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讲的是经世济民,保障民生与发展生产是同等重要的经济环节,社会保障体系就是保障民生以“济民”的关键环节,而这个环节是需要“计划经济”的,绝对不可以市场化操作,“济民”讲究计划、平等、公平。西方有当前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说西方的福利体系是计划经济可能有些令人意外,但是从计划经济的定义和本质来看问题却的确如此。
在当今世界,各国实际上都是一种混合经济体制,区别只不过在于计划经济的成分和市场经济、传统经济的比重是不同的,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世界各国的福利体系也是计划经济的,各国的福利分配都是由政府和慈善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的,都是依赖国家的法律或者政策由政府进行分配和生产的,符合标准的计划经济定义。社会福利分配的主要特点是全民享有,包括农民和外国人,越穷享受的福利越多,这就是计划经济的基本特点,对此我们先来看一下西方福利社会是怎样的一个优越的体制:
美国:穷人医疗政府买单,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1%。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失业,一点也不必不感到恐慌,因为他可以领一年的失业金,然后再申请政府的救济金,救济金每月1600美元(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房贷供不起,不要紧,也由政府无偿补助,日子照样过得很体面。研究数据显示,1995年夏威夷一个有两个孩子的母亲领取的福利相当于年薪36000美元的工人工资。美国的小学到高中教育免费,大学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学生只负担一小部分。社区大学的学费低于每年1500美元,约是美国从业人员平均年收入的1/30。为确保条件具备并且愿意读书的孩子能读大学,政府对贫困家庭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美国有专门为穷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救助(Medicaid)系统,为买不起医疗保险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所有费用由政府支付。医疗救助预算占州GDP的22%,其中联邦政府补贴57%。2008年,美国共有4900万人享受到了医疗救助,联邦政府支出部分为2040亿美元。由于经济危机,美国不少家庭收入降低,享受医疗救助的人数剧增。2009年,美国有9个州享受医疗救助的人数达到州总人口的9%。2010年3月23日,奥巴马总统签署法案,将医疗救助的标准降低到贫困线的133%(2009年,美国多数州贫困线为:一口之家年收入10830美元,两口之家年收入14570美元,三口之家年收入18310美元),这样,将有更多的人纳入医疗救助体系。美国医疗制度的着眼点是,对任何危及生命的疾病,不管有钱没钱,先看病,后买单。你有钱,那你就自己掏腰包或由保险公司支付;你是穷人,就由政府买单,连住院的伙食费都由政府出。
法国:种1公顷农田补贴400欧元,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4.9%。在法国,公民从娘胎到死亡受到400多种福利的保护。法国社会福利的特点是不管国籍,只要在法国有合法居留身份,就可享受。笔者在法国留学时,照样享受他们的住房补贴和育儿补贴。法国医疗保险全民享有,根据个人收入情况,公民每年仅交几百欧元的医保费,大致是一个星期的最低工资,失业者则免交此费。家庭如果只有一人工作,可将配偶及子女纳入自己的保险中,交费不变。病人每看一次医生只交1欧元的挂号费,其余所有费用在自己的保险账户上由社保机构划拨。在法国,农民每种1公顷农田补贴400欧元(1欧元约合8.9元人民币),每养1头牲畜补贴300欧元,补贴农产品要求符合环保生产标准。对无工作或低收入家庭,根据家庭人口数每月领取405.62欧元到851.81欧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则每增加一个孩子,每月加162.25欧元。孩子从在娘胎里的第5个月起到满3岁,如果父母收入低于一定标准,每个孩子每月可领取156.31欧元的幼儿补贴。如果父母为照顾孩子而停止工作或减少工时,则每月可领取320.67欧元到484.97欧元的育儿补助。如果雇用保姆照看小于6岁的孩子,并且收入低于一定标准,每个孩子每月可享受65.46欧元到199.78欧元的补贴。如果家庭有两个孩子,每月补助 108.86欧元,以后每增加一个孩子增加139.47欧元。孩子长到11岁时,每月补助再追加30.62欧元,16岁时每月再追加54.43欧元。此项补助直到孩子找到工作为止。法国国民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如果家庭收入低于一定标准,孩子每个学期开学时可领取249.07欧元的补助。从初中到大学,学生可获得每个学期54.9欧元到3456欧元的助学金。残疾人根据残疾情况,每月可获得109.40欧元到1025.72欧元的补助。法国一些城市对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人提供免费公交服务,有的城市则对所有人提供免费公交服务,或提供免费自行车。
英国:难民也享受高福利,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5.9%。英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笔者有个朋友在英国生孩子,从入院到出院不用花一英镑,伙食费都由政府买单,出院时,政府还给买好了婴儿车。英国大学阶段以前的教育均免费,大学阶段也有90%的大学生可获得政府津贴。所以,对低收入家庭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是一路免费的。英国的社会福利覆盖所有在英国居住的人。笔者采访过一名在英国的难民,他在英国享受很舒适的福利住房,居住面积约80平方米(与另一人合住),洗衣机、电冰箱、煤气灶、电视机等家电应有尽有,想要什么生活用品,跟福利官说一下,也会免费获得,床单、毛毯定期免费换洗。英国政府每周给他发生活费,第一周是 90多英镑(1英镑约合10.5人民币元),从第二周起,每周35英镑。他照样享受与英国国民同等标准的免费医疗,他不会英语,看病时由政府出钱为他聘请翻译。
德国:买“伟哥”也报销,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7.6%。德国人一生下来就享受抚育金,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为每月184欧元,第三个孩子为每月190欧元,从第四个孩子开始,每月215欧元,这笔钱一直领到25周岁或有了固定收入为止。对困难家庭来说,社会福利几乎包办了一切,领取的救济金只是“零花钱”,购买价值超出30.68欧元的日用品由社会福利局支付账单。德国《图片报》的一个记者走访了一个拿救济金的家庭,男主人30岁,妻子23岁,他们有一个出生不久的孩子,这个家庭几乎所有用品,从拖鞋、衬衣、小孩床,到洗衣机、电视机、炉灶都是由社会福利局付款购买的。除此之外,他们每月还能领到350欧元的房租补贴、385欧元的生活费。德国黑森州有位弗先生靠社会救济生活,每月从社会福利局领取350欧元的救济金和112欧元的养老金,社会福利局同时还要为他支付居住面积100平方米的住房的房租。弗先生由于靠服用性刺激药物才能过正常的性生活,政府还必须为他每年支付购买“伟哥”的4900欧元费用。
加拿大:穷人教育一路免费,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3.1%。在加拿大,如果没有收入来源,单身可每月领取500-700加元(1加元约合6.6元人民币)的生活保障金,三口之家每月可领取1100-1300加元的生活保障金,如果一直没工作,这笔钱可以一直领下去,直到死亡。任何65岁以上的公民不管过去工作与否或工作时间长短,均可申请联邦养老金。对低收入家庭,政府提供廉租金住房,保证人人有房住。租金不是按照房子大小收取,而是按照工资收入收取,基本上用25%-30%的工资就能住上宽大舒适的房子。如果父母收入低于一定标准,不满18岁的孩子每月可领取100加元到200多加元的牛奶金。加拿大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12—13年),学费是分文不收的,大学教育有的社区学院也是免费的,学前教育虽然不是免费,但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根据家庭收入情况,由政府部分或全部支付教育费。
瑞典:丈夫有9个月的全薪产假,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8.2%。瑞典1847年通过了《济贫法》,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帮助。瑞典把福利当作公民的基本人权作出法律上的承诺,当公民应该享受的社会福利不能实现或受到侵犯时,可以向地方公共保险法院或高等公共保险法院申诉。在瑞典,老婆生孩子,老公也跟着休9个月的全薪“产假”。在孩子年满16岁以前,父母均可获得生活津贴;年满16岁以后,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青年,如继续读大学则领取教育津贴,这样,大学也和免费差不多。在瑞典看病个人只掏60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约合1元人民币)的挂号费,其他一切费用都由政府买单。瑞典的失业保险分两部分,即基本失业保险和自愿失业保险。所有20岁以上的失业者,可领取每日320瑞典克朗的基本失业保险金。除此之外,自愿失业保险职工参加全国36个失业基金,如果失业,在头200天里,可以领取过去12个月平均工资的80%,第201天到300天(有未满18岁的孩子为450天)期间减为70%,超过这个期限则由工作发展保险支付。2006年,全国有90%的工人加入了失业基金,553000人受到了失业基金的资助,平均每人得到54069瑞典克朗。失业基金的资金主要由政府提供,会员费只占基金的9.4%。
挪威:带全薪休病假,社会福利占GDP的33.2%。挪威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所有公民都享受毫无差别的高品质的医疗服务,病假期间的工资与正常工资分文不差。产妇有42周的全薪产假,生产之前的3周也是法定产假。产妇的丈夫享有4周的全薪“产假”。挪威实行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在内的所有等级的全民免费教育,不满2周岁的婴儿如果不去托儿所,可以获得最高每月3000挪威克朗(1挪威克朗约合1.1元人民币)的现金补贴。
丹麦: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7.9%,丹麦的社会福利覆盖所有在丹麦居住的人,不分国籍,只要在丹麦的领土上,就享受他们的各种福利。丹麦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看病、住院分文不花,连住院伙食费都由政府买单。病房一切生活设施应有尽有,病人住院空手进去即可。丹麦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学生就近选择学校,如果选择私立学校,则政府按公立教育标准报销一部分学费。孩子从生下来到18岁的牛奶费也由政府支付。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学前教育也由政府买单,学生每月还可以拿到生活补贴。失业人员在失业后的4年里,可领取相当于失业前工资90%的失业金。如果4年内还找不到工作,则领取每月约合14000人民币元的失业救济金。
看起来西方的福利社会就是很多人的理想社会,但是构建这样的理想社会是需要现实物质基础的,这样的物质基础又来自何方呢?
对于这样高企的福利,西方各主要国家的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0-40%,而他们的税收又占到GDP的多少呢?根据经合组织的2008年数据(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SBN 978-92-64-05139-3 (book), ISBN 978-92-64-05140-9 (ebook), and ISBN 978-92-64-05148-5 (CD).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15, 2008. The data is found in Table A. Total tax revenue as percentage of GDP. By OECD nation, and by regional averages. 1975 to 2006. With provisional data also for 2007.)各国的税收占GDP的比重:美国28.3%,英国36.6%,瑞士29.7%,瑞典48.2%,西班牙37.2%,斯洛伐克29.8%,荷兰38.0%,新西兰36.0%,挪威43.4%,波兰33.5%,葡萄牙36.6%,德国36.2%希腊31.3%,匈牙利39.3%,冰岛41.4%,爱尔兰32.2%,意大利43.3%,法国43.6%,芬兰43.0%,丹麦48.9%,捷克36.4%,加拿大33.3%,比利时44.4%,澳大利亚30.6%,奥地利41.9%。
通过这样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主要的西方国家政府的支出当中70%以上都是福利支出,这样的支出比例是入不敷出给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产生导致现在危机的政府赤字和债务问题。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欧洲各国的赤字和债务问题的严重性。实际上美国的负债比例也是GDP的100%,日本的比例就更高,西方媒体总说希腊债务危机是希腊人的懒惰和好福利,但是从上面的统计而言,西方的哪一个国家不是这样的好福利呢?而西方的税收实际上就是与福利的支出相当的,再加上政府的其他开支,这样的债务危机就不可避免了,这也是西方计划经济的一场危机!
我们要注意到的就是这个福利里面还不包括企业的福利,西方很多企业的福利也是好得惊人的,在计划经济的定义当中对于控制国家的垄断财团们的指令性的计划,也是一种计划经济,我们看一下西方的垄断财团又是怎样“为职工谋福利”的:
在08年金融危机当中令人震惊的是,在AIG获得政府注资850亿美元及贷款378亿美元之后,其高层仍动用44万美元到加州度假、动用8.6万美元到英国狩猎。对此种奢侈习性,连带美国纳税人再次抨击政府动用财政的救市方案。香港财经评论以大摩为例分析,2008年初至危机爆发前已向员工发放薪酬共达107亿美元,超过了大摩目前的总市值!雷曼破产前也支付了61亿美元,摩根大通是65亿美元,高盛114亿美元,美林117亿美元,花旗高达259亿美元。
不少人只注意到厂商垄断、资本垄断对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危害,其实,工会特权和工会垄断同样会阻碍新技术,阻碍生产力的提高,形成社会经济之癌。汽车工人工会是美国最大的工会之一就,叫做联合汽车工会(UAW),他们在工资增加、福利增加、医疗方面是寸土不让的,他们现在还要求通用减少在墨西哥和外国的生产,要把产能转移回到美国。为保住汽车工会成员的高工资高福利和工作岗位,汽车工会不允许美国汽车公司管理层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引用新技术和进行业务重组以及减员增效,被裁减的工人只能下岗,下岗后继续享受原有工资和福利待遇。美国大学教员的平均工资是年薪 $73,207美元,其中有 27%是福利。笔者所见到的大部分教员的年薪,包括福利在内应该是9万美元,比通用汽车工人少6000美元以上。这样的工资水平,还有退休、医疗加起来,比计划经济的国企待遇还要好。
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当中的资产规模也是庞大的,截止2011年6月30日,美国私人养老金总资产达18.2万亿美元,占全美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为37%。如果再加上美国公共养老金总资产2.609万亿美元,则全美养老金总资产达20.844万亿美元,占全美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高达42.3%。截止2011年6月30日收市,美国国内股票总市值为17.858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不仅全美养老金总资产超过了美国国内股票总市值,而且私人养老金总资产也超过了美国国内股票总市值,更不要说是超过GDP很多了。
美国养老保障体系主要以稳健著称,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三条腿的板凳”。其中,第一条腿就是全国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OASDI)计划,它是美国人养老保障的最重要“精神支柱”;第二条腿是指雇主发起设立的私人养老金(欧洲称为“职业年金”,我国称为“企业年金”),它包括以401(K)为代表的DC计划,还有传统的DB计划;第三条腿则是家庭个人开设的个人退休账户(IRA)或购买的商业人寿保单,以及家庭用于养老目的的住房、储蓄或投资等自我保障计划。美国的养老金等都是在专业机构的管理下,实际上也是实行的计划经济体系的,除了政府的全国统筹的养老金以外,最多的是私人养老计划,由企业福利和工会组织来帮助完成的是大部分,私人家庭的只不过是补充,政府和垄断企业的养老金实际上都是计划性的。
从养老金投资结构来看,美国比较保守,中国比较开放。在公共养老保障基金投资上,美国社会养老保险(OASDI)基金自创设以来一直坚持不入市,并规定当年收支结余只能投资财政部特别发行的国债。同样,中国地方社会保险基金也是不允许入市的,只能存款或购买国债,但由中央政府单独设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则可以入市投资股票和基金。与此同时,在私人养老基金投资上,以401(K)为代表的美国私人养老金可以入市投资,而且重点投资共同基金,股票型基金投资占比高达50%左右,但股票投资一般不超过20%。在中国,企业年金同样可以入市投资,其中,股票投资比例不得超过30%。养老金的资金是政府国债的主要购买者,与政府管理养老等社会保障形成了循环,这就是政府控制和计划的产物。
在西方的福利体系里面,慈善也是一个主要的方面,2000年以来美国每年的慈善捐赠总额都在2 000亿美元以上,2007年突破性地达到3 060亿美元。从相对规模来看,2007年美国慈善捐赠总额占到当年GDP的2.21%。从慈善捐赠的流向来看,美国慈善捐赠的主要流向了宗教、教育、医疗卫生、公共事业等领域。慈善方面也是非市场化运营的,西方主张的全面市场化是一个伪命题。
西方的福利体系,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主义体制,我们一般只认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西方其实在存在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成分,法国社会党就执政很长时间,社会主义就是社会党的目标,更有北欧式的社会主义,以瑞典为代表,从1920年瑞典社会民主党开始执政直到现在,虽然执政几度易手,但大多数时间还是社会民主党执政,在此期间(到20世纪80年代),他们把瑞典从一个落后国家建设成世界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占前几位的经济发达国家,从社会福利来说,则是第一位,标志着分配的社会化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而现在北欧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得到西方世界广泛认可的,西方的福利建设也是朝着北欧的方式演进,因为西方的选民胃口就是不断的增加福利,有北欧的榜样在,所有的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建设就朝着这样的方向在发展,所以西方是在逐步向社会主义方向迈进的。
所以我们看到西方庞大的社会福利体系,就知道西方计划经济的成分实际上是要超过他们的市场经济成分的,在福利社会的主导之下,西方实际上是一个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是一个社会福利为核心的信用体系。而中国现在却是一个全方位的市场化的体系,我们的医疗、教育、住房等全部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原有的公有制城市全民计划福利体系是被打破的,而中国的农村计划经济福利体系的建设才刚刚开始,养儿防老的传统经济模式是中国养老保障的根本,中国人的福利保障实际上是由子女承担为主的传统经济模式,考虑到这个经济模式的规模,我们就可以知道中国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崛起的过程中,传统经济是主导而不是计划经济为主导。
西方福利体系为主的社会是计划经济为主导,所谓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个博弈场,是一个产品交换的经济行为和竞争、套利、侵占、赌博、再分配等掠夺行为并存的平台,完全依靠市场经济就是一个美丽的天堂神话,西方人自己都不相信的。
西方的福利体系也是计划经济
评论
编辑推荐
2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