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多月,由于欧债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前景暗淡,国际市场上诸多种类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下跌,像国际油价一度从每桶100美元以上“掉”到每桶80余美元左右。然而,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一派萧条的面前,国际粮价却俨然成为一朵“奇葩”,主要粮食作物价格可以说呈现出“井喷”式上涨。截止到7月20日收盘,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玉米以及小麦三大粮食品种期货价格已连续五周大幅度上涨,不仅国际大豆、玉米两大品种期货价格均刷新了纪录,而且国际小麦期价也触及四年来的高点。其中,玉米、小麦价格的累计涨幅超过45%,大豆期货价格上涨将近25%。
对于近期国际粮价的暴涨,最为权威解释就是北美地区由于受干旱影响,粮食产量会明显下降。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玉米、大豆和小麦出口国,其中玉米出口占全球出口量的将近一半,而作为全球农产品定价中心,美国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也对家门口的粮食收成状况会更及时做出反应。况且,芝加哥商品价有所还有期货、期权等诸多金融衍生工具摆在那里,自然会对美国的粮食市场的蛛丝马迹表现得一惊一咋。
按照美国农业部的说法,美国遭遇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且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果真如此,国际粮价做出些反应也是正常的。不过,国际粮价在短短一个多月上涨那么多,也的确令人惊诧。况且,对美国农业部的预测,也该打上个问好。曾记否,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在美国大豆上市前后,作为国际大豆贸易定价基准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暴涨,导致大量中国大豆加工企业高位采购,并在随后的价格回落过程中由于无力支付货款或高成本带来的巨额亏损而陷入危机。中国大豆加工企业之所以会“高位被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轻信了美国农业部在发布产量预测时上演了一出“逗你玩”。事实上,即使美国农业部在这一回没有再次“逗你玩”,国际粮价短期暴涨如此之多也有些不靠谱。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消费国,中国的粮食产量在2012年将会实现连续第九年增长。
美国农业部在前不久披露的信息表明称,其中,美国中西部地区受灾最严重,大约80%的农田受灾。据悉,自今年5月28日起,美国的玉米和大豆产区就没有出现降雨,美国政府已宣布29个州的1297个县为联邦灾害地区,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至于旱情对粮食市场的影响,现在看来比较严重。例如,美国农业部前不久玉米产量目标从每公顷16吨大幅下降至10吨,降幅为12%,又如,由于全国旱情严重,加拿大小麦局近日也预测,加拿大今年的小麦产量将从去年的2520万吨,减少到2000万吨。
尽管短期来看国际粮价上涨“欲速”有加,但从长期来看,国际粮价的上涨很可能会更加“不达”。在过去的10年中,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总体上呈现出上涨势头,但其中粮食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从2002年至2011年的10年时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指数上涨229.7%。相比之下,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310.6%,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177.2%,而食物类大宗商品价格只上涨118%,其中,粮食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为114.6%。不难看出,在过去的10年中,相对于“烧的”和“用得”大宗商品来说,国际市场“吃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最温和。从这个意义上上讲,现阶段国际粮价的暴涨也带有一定的“补涨”成分。
不过,要说准现阶段的国际粮价上涨是否到位,我看还没有那么容易。相对于石油、有色金属等前期已经出现暴涨的大宗商品而言,近期国际粮价出现的暴涨如果仅是昙花一现,那么,相对于前些年的上涨力度过“肉”而言,显然还没有将少涨的部分“捞”回来。从长期趋势看,国际粮价除了技术上的比价复归要求外,带有长期化特征的涨势也必然有其长期化的助涨因素起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油价的波动区间也出现上移,国际上对于生物燃料的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美国的可再生能源标准要求,2012年至2013年,美国必须向本土市场供应1亿吨玉米用于新能源生产,客观上使国际粮食市场的保障难度加大。目前,美国23%的玉米产出被用于生产加工汽车燃料。不仅如此,国际油价对国际粮价的“传染”还表现为其他方面。例如,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也促使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涨价,间接加大农业生产的成本压力。又如,随着更多非粮食作物被用来开发生物能源,粮食种植受到日益严峻的“争地”威胁。不难看出,作为可再生资源,粮食作物的不可再生属性将会越来越浓重,国际粮价自然也要追溯石油、有色金属、铁矿石等越挖越少的大宗资源性商品,价格总体呈现长期向上走势。从这个意义上讲,现阶段国际粮价的涨幅在很大程度上也就相当于为炒作资金做个利率补偿。
事实上,国际粮价的长期炒作题材还很多,特别是以中国为背景的一些炒作题材最受关注。目前来看,中国不仅对大豆的进口依存度钝高达80%,中国还从玉米的净出口国转变为玉米净进口国。现在最为担心的是,如果18亿亩耕地这道高压线失守,未来攻击力在的炒作题材机会更丰富。
现阶段的国际粮价暴涨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无论是长期来看还是短期看,经过两次量化宽松与一次扭转操作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的美元也在急于寻找炒作时机。这次对国际粮价的炒作就是一个从题材到行情的延伸,只不过这种从题材到行情的延伸在短期来看有些涨过头,而从长期来看却没有涨到位。
国际粮价的短期涨过头与长期没涨够
评论
编辑推荐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