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之间尽显管理智慧
天元鸿鼎咨询集团曹雪
在一辆飞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位老人不小心将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下去一只,周围的旅客无不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把剩下的一只也扔了下去。众人大惑不解,老人却从容一笑:“鞋无论多么昂贵,剩下一只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让拾到的人得到一双新鞋,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老人在丢了一只鞋后,毅然丢下另一只鞋,这便是成熟而理智的表现。一般来说,人们总是飘飘然于拥有的喜悦,而凄凄然于失去的悲伤。老人却以从容的达观之态,超越于世人之上。的确,与其抱残守缺,不如舍去,或许会给别人带来幸福,同时也使自己心情舒畅。老人这种舍得的做法令人顿生敬意,也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是否具备这样的胸怀格局和管理智慧?企业管理是一门哲学课,是企业家面对公司运营繁杂事务的态度和思考。“舍”、“得”是辩证的公司治理作风。舍,并不是全部舍掉,而是舍掉那些沉重的、让你走不远的负累,留下那些轻快的、灵性的美好,从而让你闪耀着含蓄、内敛、从容的光芒。
舍得是管理智慧,是在商场历练多年应当沉淀下来的淡定与从容,面对风云莫测的外在市场,面对人心叵测的内部管理,都应具备一份理性的光辉。“舍”,是理性的给予甚至是放弃,并不为“得”,但却得到内心深处的超脱和自然。
深圳富士康发生员工集中性地跳楼自杀事件后,公司管理者痛定思痛,开始寻找出现这一痛心现象的根源,刚开始都归结为承压的心理、心态等社会问题。在那几个月里富士康大量招收心理辅导员,结果深圳厂区还是接二连三地跳楼自杀。据说富士康老板还请了五台山高僧做法驱邪,最后都不管用。最后终于醒悟或被人点醒了,主动给深圳四十多万员工加薪60%,没隔两天又追加6%,加起来正合了中国人很吉利的六六大顺。这种加薪幅度也许在古今中外的劳工史都非常罕见,这是典型的中国“舍”文化,企业之“舍”在一定程度是调和矛盾,和谐社会,现代企业人士更多将“舍”当作一种生意策略或技巧,但要注意别变成了伪善、巧舍。
做企业最难处理的是舍与得的关系。合二为一,还是一分为二,就是舍得之间的博弈。合二为一就是企业家思想即企业文化基因。一分为二就是当企业家不再把企业当成囊中私物时,企业家开始从小我向大我升华。企业开始植入长寿基因,企业就会本分而灵活地活得久远。
事实上,我们中国的企业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太多,不是你会失败,而是你会获得各种各样的成功,什么都赚钱,这时候你反而会发现那些进入世界500强的公司,他的成功是他取舍的结果。的确如此,如何使GE这样成熟的综合性大公司像新兴小公司那样蓬勃发展?在杰克·韦尔奇接任通用电气CEO的头两年,他出售了71项业务和生产线,其中包括中央空调业务、家用电器业务等GE以前起家的业务。几年中,杰克·韦尔奇通过兼并、合资以及参股等形式完成交易118项。战略取舍的结果催生了韦尔奇的“数一数二战略”,而这种取舍,也令通用具有了“在世界范围内独一独二的业务,即使10年后都不会落伍”。
美国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在谈到“华人首富”李嘉诚时说道:“他有很多哲理性的语言,我都非常喜欢。有一次,有人问李泽楷,他父亲教了他一些怎样成功赚钱的秘诀。李泽楷说父亲没有教他赚钱的方法,只教了他做人处世的道理。李嘉诚这样跟李泽楷说,假如他和别人合作,如果他拿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他拿6分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他让别人多赚2分。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李嘉诚合作会赚到便宜,因此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你想想看,虽然他只拿6分,但现在多了100个人,他现在多拿多少分?假如拿8分的话,100个人会变成50个人,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
早在1998年,任正非就提出:"后勤工作将逐步走向社会化、减少公司管理的压力。"后勤工作包括员工的吃、住、培训等相关领域。在后勤方面,华为将安全保卫业务外包给了香港著名的物业管理公司戴德梁行,将膳食服务等外包给了其他几家香港的专业服务公司。到2000年,华为逐步将员工的吃、住、行全部包给社会机构,2003年春节,华为又启动了培训外包计划,开始逐步将一些非核心技术的培训委托给社会上的一些专业机构。据称,华为每年需要为包括客户和合作单位在内的4000人培训,每个人的培训费用,加上交通费、住宿费,平均要1万元左右,每年,华为无论是为培训出动的人力,还是培训经费,都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这给负责培训的部门造成很大的压力。通过外包,华为培训部门从巨大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费用得到了很大的节约,人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由此可见,舍得,是一种精神;舍得,是一种领悟;舍得,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境界。舍得之道也正是管理之道!
作者系天元鸿鼎咨询集团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