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2008年年底的金融风暴,政府在2009年大规模经济刺激在当时立竿见影起到“救市”效果的同时,其政策猛药的副作用在2010年也逐渐体现:资产价格泡沫化、工业产能过剩,进而引起结构型、输入型和成本型的通货膨胀,且在2011年年初到年中的一段时间内通胀形势依旧严峻,稳定物价成为年初政府首要任务。
在此经济背景下,2011年全年,大陆各地的土地不是底价成交就是流拍,与2010年相比呈“量跌近半成、价跌近20-30%”的格局。虽面临着有史上最严调控的两轮调控,各地的楼市仍然划出了一个过山车式的 “小U型”的曲线。由年初的“金三银四续写疯狂”到“4.15”调控后遭遇滑铁卢,由“9.29”调控后市场不为所动“金九银十市场迎来小高峰”到年末开发商低价抢跑量,起起伏伏之中各地的楼市又经历了艰难的一年。
纵观2010年,政策调控着力点在于“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和“打击不合理投资和投机需求”,但对部分改善型需求难免有误伤的嫌疑,大量的刚性需求和硬性改善型需求受阻。所以在2011年下半年到今日,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依旧没有太大的松开,而另一显著的措施:则银行业也对有刚性需求的老百姓开始放贷及提出利率的优惠方案,使二、三级房地产市场销售有所提升。
综上所述,我们对2011年市场的判断是市场整体呈现稳定及发展态势趋于和缓,谨慎稳定的“平衡市场”是2012年的主旋律。此外,受房价涨幅过高、投资过热带来负面的影响,将使得在周期的体现上有所波动,对小开发商及投资客造成较大的影响。
所以,对于今年下半年及2013年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个人觉得房价应该还要满足政府调控的基本要求,将之前的泡沫挤出去,进而达到居者有其房的目的。
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到了十分关键的攻坚阶段。经过两年多的新一轮调控,取得了初步成效。调控政策得以延续,调控政策在大部分地方得以执行,调控力度逐步加大,调控决心坚定不移,调控手段不断创新,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回归理性。调控正在向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要十分清醒的认识到,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调控的阻力越来越大,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调控越深入其复杂性就越来越明显。房价总体上看仍然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秩序还很混乱,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囤地圈地等违法违规行为仍然十分猖獗,反对与抵制中央政府调控政策的势力还十分强大。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形势十分严峻,挑战与机遇并存,关键在于如何决策、如何应对、如何掌控。相信房产业迈向成熟的步伐从未停歇,必将回归理性。
我们应当理性看待未来中国房地产的发展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