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正极板的腐蚀变型 用铅合金制成的正极板栅,在蓄电池充电过程中会被氧化成硫酸铅和二氧化铅。当蓄电池放电以后,如果在较长时间内不充电,电池内的活性物质很快就会失去活性,使蓄电池内部产生不可逆转的化学反应,最终活性物质失去作用,而使电池失效。此外,形成的二氧化铅腐蚀层,使正极板栅产生应力,长大变形。一旦这种变形超过4%时将使极板整体遭到破坏,活性物质与板栅接触不良而脱落。
②正极板活性物质脱落、软化 除板栅长大引起活性物质脱落之外,随着充放电反复进行,二氧化铅颗粒之间的结合也会松弛、软化,从板栅上脱落下来。板栅制造、装配的松紧和充放电条件等一系列因素,都对正极板活性物质的软化、脱落有影响。
③不可逆硫酸盐化 蓄电池过放电并且长期在放电状态下储存时,其负极将形成一种粗大的、难以接受充电的硫酸铅结晶,此现象称为不可逆硫酸盐化。轻微的不可逆硫酸盐化,尚可用一些方法使它恢复,严重时,则电极失效,充不进电。
④容量过早的损失 用低锑或铅钙制成的板栅合金,在蓄电池使用初期(大约20个循环)出现容量突然下降的现象,使电池失效。原因是正极板栅上的锑随着循环,就会有一部分转移到负极板活性物质的表面上,致使充电电压降低,大部分电流均用于水分解,电池不能正常充电因而失效。因此,对充电电压只有2.3v而失效的铅酸蓄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的锑含量要进行化验。
⑤热失效 铅酸蓄电池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充电电压过高,那么充电电流就会过大,放出的热量也会过多,电池内电解液温度就会升高,致使电池内阻下降。内阻的下降又使充电电流升高。即电池的温升和电流过大互相加强,最终不可控制,使电池变形、开裂而失效。因此在充电时,不要使充电电压过高,电池发热不要太严重。
⑥负极汇流排的腐蚀 若在阀控式密封蓄电池中建立了氧循环,电池上部空间就会充满氧气,当电解液沿极耳上升至汇流排,汇流排的合金会被氧化,形成硫酸铅。如果汇流排焊条合金选择不当,汇流排有夹杂渣及缝隙,那么沿着缝隙处的腐蚀会加深,致使极耳与汇流排脱开,负极板失效。不过,一般情况下,负极板栅及汇流排不存在腐蚀问题。
⑦隔膜穿孔造成短路 个别品种的隔膜(用聚丙烯制成的)孔径较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聚丙烯熔丝会发生位移,从而造成大孔,活性物质可在充放电过程中穿过大孔,造成微短路,使电池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