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易》的钻研大致伴着他认识史上“50而知天命”的进程开始,随着“60而耳顺,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而加深的。孔子自谓:“加我数年,50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易兼三才,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学易可以知晓这些形形色色的道,掌握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规律,进入“知天命”的境界。易又充满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掌握时中的思想,这与“中庸”如合符节,掌握这种辨证的方法论,就可以“无大过”。可见“50知夫命”和“50以学易”并不是偶然的巧合,其间必然具有因果联系。从文献记载看,《史记》曰:“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世家》)《汉书》亦曰:“(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
孔子对《易》的钻研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