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韩雪亮
正如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的这个世界上一样,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要继续活着,我想更多的是因为某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吧。犹如自己无法选择开始自己生命一样,我也无法选择用自己的双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一股从未泯灭的暗流在涌动,真心的希望能有那么一天突然有那么一种力量带我离开,离开这个让我匪夷所思的世界。虽然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但我的心真的好累!
无可否认的是,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诸多的繁华、或者是很美好的东西、或者是极度充满诱惑的东西在等待着我,但与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而言,我宁愿选择后者。选择?如果还可以的话。选择,于更多的人来说,不过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抬头,我遥望我的梦想;低头,我审视眼下的道路。理想的国度和现实的无奈,总是存有那么大的隔阂。当面对未来的时候,我又不得不假设自己是个乐观主义者。一个伪命题也让我的内心备受煎熬,却又不知这样的日子还要继续多久?或者说,还能继续多久?
自接触到学术研究开始,对于那些所谓的理论,包括宏观的、微观的,尤其是具体到自己研究中关于关系方面的,我都惟恐躲之不及——我在拒绝些什么、在否定些什么。我无法认同当前学术界所秉持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甚至于对某些“学霸”持有极其反感的态度,我更不愿意走上他们所宣扬、所追捧的、完全西化的科学化研究之路。可遗憾的是,我却又说不出来我到底“要”什么,我追求、肯定的会是什么。坦白的说,我无法构建自己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研究平台和支点。这一切,在短时间内也是无法形成的,也很难提炼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具有解释力的总体把握和判断。于我,当前的研究就是一片混乱,我只能在迷茫和矛盾中,勉力坚持写作。
随着时光的流逝,能够让我潜心下来做研究的日子不得不中断。于我,我只能说是中断。我尊重那些真正的学者所一贯秉持的科学研究的严谨作风,但并不认为实务界诸多人士所从事工作不是研究。当我试图抛开正襟危坐的科学研究,开始慢慢地有意思的向更为现实、更富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转变时,却发现这又是相当的困难。尽管如此,但我更坚信实务界可供施展拳脚的地方要比传统的学术界更为广阔。学术界中门派之争历史已久,好的期刊中“关系稿”,甚至于考博这类的事情,关系色彩日益渐盛。然而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时代而言,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个缺乏真正的权威的时代。
权威和人际关系敏感性呈负相关,对于这点,我非常的相信、也愿意相信。当一个人十分具有权威的时候,他是没有必要刻意的在意自己与周围的人际关系的;当一个人越是不具有权威,那他就不得不忙于周旋自己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对于诸如我这类的屌丝而言,我认为当前和日后能够做的就是不断的攻坚、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塑造自己的权威。当然,这并非易事。这需要足够的坚忍和持久的恒心,尤其是在这个知识的时代。即便是如此,我们必须清晰的看到:对于我们而言,只有权威性才能赋予我们自由;权威性大了,自己的自由空间才会更宽广。
关于这个时代,我认为这是一个足以让人彰显个性的时代,也是一个不允许彰显个性的时代。请相信,每一个时代带给活在那个时代的人而言,总是一个矛盾。但无论如何,历史会将当前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记录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盛世。虽然我无法预知历史将如何去记录这个盛世如何走向衰落,但是无疑改革开放是这个盛世的起始。正如在小学、中学时,老师经常教会我们是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开始长大的一样。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带个其中一部分人喜剧,当然也会当个另一部分悲剧。至于谁会享受、谁又会遭受?在一切都未结束的时候,永远只是一个谜。无论活着哪一个时代,拥有点儿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为过的。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儿、发脾气,但生存的法则告诉世人:有本事,你发脾气叫个性;没有本事,你发脾气就是找死。因此,无论在哪里,本事是最最重要的。
“无知者,不可靠;怯懦者,不可教;急躁者,不可传道。”犹太人几千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要远离那些无知者,或者在适当的时候利用下那些无知者,但千万不能把其视为亲信。当然,如果自己本身就是个无知的人,也不会成为周围人的亲信,注定一生孤独。这也折射出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身处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经济适当,如果怯懦,那么就不会有人来教自己。我也很难相信,一个怯懦者会有勇气去自己坚持学习、完成学业,并不断的坚持以学为本,终身学习。这也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就连那本应远离浮躁的宣泄的学术圈迥然也是“学者很忙”。如果有人还坚持告诉我他们还可以传道,那么我更愿意去聆听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回到文首,我依然无法回答那些问题。或许那些诸如“人从何处来,即将何处去”的问题,远非我等凡夫俗子可以思考的吧。于今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仅凭一己之力,能做的仅有坚持学习,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营造自己的权威。关系网络可以将一个人套牢,因为一旦离开这个圈子,就扯淡失去了自己的优势;权威则不同,无论走到哪里,你的专业能力总能支撑起你的权威。
——写在毕业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