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央调控精神背道而驰的微调理应叫停


  与中央调控精神背道而驰的微调理应叫停

  过去几次楼市调控效果不彰,有一个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因土地财政的压力,扛不住时对中央楼市调控进行“微调”,甚至阳奉阴违变相托市,成为楼市调控政策效应的“消融剂”,结果屡调屡涨,自2010年楼市调控以来,楼市调控堵塞漏洞,不仅措施严厉,而且强化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制,目前楼市调控处于关键时期,地方政府的微调动作备受关注,一方面测试中央政府的政策底线,另一方面开发商等着地方政府楼市调控“微调”突围,楼市调控政策走向面临空前博弈。

  目前,以自住为目的的真实需求仍然很大,开发企业“以价换量”的空间依然存在,而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已被大大缩减。

  综合相关媒体报道,山东临沂市9县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将由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安徽蚌埠、江西南昌、湖北武汉等部分城市近期也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或提高贷款额度,或延长贷款年限等。

  2011年10月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对“限购令”作出调整,对售价在7500元/㎡以下的商品住宅放开限购,允许佛山市户籍人口在拥有两套住房的情况下再买一套,然而这个实际上松绑的“限购令”的政策在佛山市推出的当天就被佛山市自己叫停。

  2012年2月安徽省芜湖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楼市政策,包括对购买首套住房的给予契税补助,并给予50元~150元/㎡不等的财政补贴。虽然芜湖市并不属于国家规定的限购城市之列,但是这些政策仍被认为是挑战当前国家的楼市调控,5天后也被叫停。

  同样在2012年2月,上海市解禁非户籍人口的购房限制,规定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三年的非上海户籍人口可以购买第二套住房,这无疑是对“限购令”某种程度的松绑,然而该政策也在一周后被叫停。

  在刚刚过去的5月7日,江苏省扬州市又对成品住房,也就是精装修住房,根据面积大小给予购房款4%。~6%。不等的补贴。不过扬州市表示此举只为推动精装修住房的建设,并非对楼市的放松,而这也是目前唯一在执行中的地方政府楼市新政。

  不过这个政策依旧引人关注,因为此前虽然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包括上海市调整了“限购令”,但都是对“限购令”的放松,此次则是地方政府第一次出台收紧“限购令”的政策。

  在这些城市中,上海市和佛山市属于“限购”城市,而芜湖市和扬州市则不在国家规定的“限购”城市之列,其中上海市是在对“限购令”松绑被叫停后又重新推出对“限购令”收紧的政策。

  对于长春市“限购令”是否会作出改变,尤其是像上海一样对单身人士作出新的规定,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的相关人士,他表示目前长春市的“限购令”仍然没有变化,并没有出台其他规定。

  按照长春市“限购令”,长春户籍家庭如果有一套住房就可以再购买一套,如果有两套或以上住房就不可以再购买。

  在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房地产市场正朝着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对于地方和中央对楼市政策的调整,业界认为,包括“限购令”在内的楼市调控政策肯定还会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下去,但是针对刚需的调控政策将会逐渐放松。调控的目的不应该是不让大家买房,而应该是遏制房价上涨,把投资和投机需求从市场中挤出去,而之前的楼市调控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把一部分刚需给调控了。业内人士表示,“所以未来的楼市调控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但是针对刚需的政策应该会逐渐宽松。”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仅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影响,也与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信贷政策的取向密切相关。中央多次强调楼市调控坚定不移,这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调控利剑的限购政策始终高悬,不仅未松动而且更严格细化。更加严格执行差异化信贷政策,防止投机类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向房地产市场,住建部关键期定调:“方向不改, 决不让调控反复!”与中央调控精神背道而驰的微调理应叫停!


     蔡律   2012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