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爱和至爱


挚爱的原意为深爱,或谓热爱。指世间最真实和最真诚的情感。它是人们展露的爱里面的一种,它展示的是人们爱的情感中最为真挚的一种。真切、诚挚、深切的爱的表达,也就是挚爱的空间显示。它当然有可能在某一时空中是个体的最爱并加以显示,但是它绝不经常以最爱作为它的标榜。挚爱有可能会成为至爱,也就是当挚爱逐渐生成将所爱之对象几近神圣化时,那时挚爱就会成为至爱。

至爱和最爱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至爱则是一种将所爱之对象几近神圣化以后的爱,具有绝对的爱的情感感受。至爱将其他所有的爱均摒于次从的地位,是爱的一种绝对的概念。它和最爱也有明显的不同,最爱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没有至爱所具有的神圣化的意涵。最爱只是说明在已经存在的爱中,相对来说是最爱的,如果有其他的爱的加入,这个最爱的地位就要出现动摇。所以最爱是有条件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有可能在心理层面和具体展示上显露出它的不稳定性。

在个体的爱中,如果加以列队呈示,在这些爱中至爱总是第一位的,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如果撇开至爱,将其他的爱做出当时的相对比较,那最为突出的爱就是当时的最爱。在个体所有的爱中,含有最真实和最真诚的情感的爱,即为挚爱,很可能对某一个体来说,它的几乎全部的爱都是挚爱,也可能几乎全部无一为挚爱,当然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有一些爱是挚爱。

在对挚爱和至爱进行探讨时,引进最爱,有其参照价值。在说明至爱与挚爱的不同时,能够讲得清楚。

爱情是一种挚爱,它发生于恋爱中的男女,双方对自己的异性朋友或伙伴充满着真实和真诚的感情,极其真切,十分诚挚,无比深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爱在男女双方的爱库中,几乎始终是最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是空间的转换,最爱的状况发生了变化,挚爱仍旧是挚爱,但已不复是最爱。爱情是男女私情,它不可能被神圣化,所以爱情不可能是至爱。不过也有特殊的情况,个别男女,他或她是把爱情当作至爱的,觉得爱情至高无上,无比神圣。

一般地说,至爱是一种事业上的爱,是一种博爱。它在个体生命中会存在很长的时期,不会轻易变化。譬如,共产主义是人们的至爱,人间大同是人类的至爱。蓝天下的至爱,往往是对人间的某一确切的对象投入神圣化之后的一种爱。譬如对残疾人事业所投入的爱,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所表现的爱,等等。

在对挚爱和至爱进行了讨论了以后,读者可以对自己的爱提取几样出来,看看哪些是你的挚爱,那一种是你的至爱。如果你也投入蓝天下的至爱活动,你可以感觉它不可能是你真正的至爱,那只是一种被推崇以后产生的爱。因为蓝天下的至爱如果真的是你的至爱的话,它在你所有的爱中将具有绝对的地位,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也说不定真有那么几个人,确实是把蓝天下的至爱作为他们的至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