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标准之争引发“全球大战” 中国或成主战场


  中国储能网讯:在电动汽车国际研讨会“EVS26”(2012年5月6~9日,美国洛杉矶)上,各厂商竞相展示了将普通充电和快速充电的连接器合为一体的“整合型连接器”。展示会场上设置了推进整合型连接器的“Combinecharging”展区,宝马和大众分别展示了配备整合型连接器的车辆,此外还有8家公司公开了支持整合型连接器的快速充电器。

 
    美国的福特、通用以及德国的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和大众7家公司2011年10月宣布将在电动汽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中采用整合型连接器。大众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2013年上市的EV“e-up!”和宝马的EV“i3”预计会采用整合型连接器。
 
    日本的快速充电标准是“CHAdeMO”。符合该标准的快速充电器可以为车辆供给最大输出功率为50kW的直流电力。车辆与快速充电器之间的通信采用车载LAN规格“CAN”。日本目前正在销售的EV分别设置了符合这一标准的快速充电用连接器和普通充电用连接器。
 
    而美国和德国正在推进普通充电和快速充电用连接器的一体化,这样就能将车辆的连接口精简为一个整合型连接器。整合型连接器的直流快速充电电力最大为90kW,车辆与快速充电器之间的通信采用电线通信(PLC)。
 
    国际巨头联手剑指充换电标准 意图力压亚洲企业
 
    来自德国和美国的8家汽车厂商(奥迪、宝马、克莱斯勒、戴姆勒、福特、通用、保时捷和大众)宣布未来将采用统一的充电接口标准,新标准将在欧洲和美国范围内使用。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也已规定,从2017年开始,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新电动汽车都将采用这个新接口标准。
 
    通用汽车表示,这种联合充电方式能够降低研发费用以及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并能提高充电的可靠性以及减少车主的日常使用费用。各大车企认为,充电标准的统一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加速建设通用充电系统,推动全球实现电动车充电标准的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丰田、本田在内的所有亚洲汽车制造商都未参与支持这个新标准,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应用了一种名为CHAdeMO的直流快速充电系统。日本厂商和美德厂商分别利用不同的快速充电连接器已成定局,所以EFACECUSA公司还展示了同时支持整合型连接器和CHAdeMO两种方式的快速充电器。
 
    中国或成主战场
 
    日本媒体分析指出,就日与美德争夺电动汽车充电标准一事,作为世界最大电动汽车市场的中国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目前,中国已将电动汽车和可用家庭电源充电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作为下一代备选环保车。在环保车领域存在着巨大需求的中国市场,势必将会成为美德系与日系争夺国际标准的主战场。
 
    各大汽车厂商和相关业界人士都认为“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今年4月,中国制定了重点推进下一代环保车型(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产业化的计划,预计在2015年实现生产和销售50万台目标,2020年达到500万台。此外,中国目前实施的电动汽车补贴制度也推动了电动汽车的普及。然而,由于充电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仅限于公用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
 
    美德8家厂商推出“联合充电系统”的充电方式新标准后,日系与美德系的竞争走向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日本媒体分析,中国的选择将对美德系与日系哪个成为国际标准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美德系汽车在中国市场处于优势,如果“联合充电系统”成为国际标准,日本企业可能必须改进车辆的充电装置,还需重建充电基础设施。
 
    应从大局出发着手标准制定
 
    不论是德美八大汽车企业联盟,还是日本汽车企业协会,其制定充电标准的目的都不仅仅是将眼睛盯在自己的本土市场范围之内,他们更主要的希望以联合的力量,将标准推向全球市场,从而在整个电动汽车产业中占据领先优势,获得未来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
 
    显然,中国制定的电动汽车充电标准是更基于一种国内标准而非世界标准,更是为了规范国内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以及充电设施企业之间市场竞争,以及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
 
    无疑,从电动车的标准大局看,中国在充电标准上似乎输了一种大市场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