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全球战略与新空间


黄岩岛令中国人纠结,南海令中国人纠结,国人特别是子弟兵恨不得马上出征奏凯歌。其背后是美国高调重返亚洲,美国有新的亚洲战略,美国更有新的全球战略。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我国必须有清晰的经济全球战略。

在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的影响下,欧美日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需求不振,严重受到欧债危机影响的欧洲需求骤然减少,全球各国加强贸易保护主义,最明显的是我国一季度进出口增长仅为个位数。在全球经济复杂和新引擎飘浮不定的今天,我国必须主导世界经济新引擎和推动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登载的戴维·伊格内修斯文章分析认为,美国将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迎来新的经济繁荣,其预言美国将修复它在近代的两大经济弱点:依赖外国能源,制造业在成本较低的外国竞争对手面前逐渐衰落。PFC能源咨询公司董事长罗宾·韦斯特称,由于页岩油气生产迅速扩大,美国到2020年可能会成为世界头号石油、天然气和生物燃料生产国;美国的电价在未来10年的剩余时间里相对平稳,是日本、法国和德国等经济竞争对手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据波士顿咨询集团20123月发表的报告《美国制造业接近爆发点》披露,到2015年中国的成本优势将锐减,大约5年内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家用设备和电器、机械、家具、金属制品、塑料和橡胶产品、运输产品等7个重要行业的制造商将回到美国,美国经济的年产出将增加800亿至1200亿美元,新增200万至300万个就业岗位。综合各方面因素,金融业倒塌后的美国试图重塑能源和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未来10年甚至50年的增长,新能源及其相关技术被认为是重要拉动力之一。“十二五”期间,新能源已成我国重点发展行业之一,更是未来全球关注的焦点。

我国必须主导建立以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为主的世界新能源产业。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大国:至2010年底,中国水电装机2.13亿千瓦,居世界第一;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为800万千瓦,占全球产量40%以上;截至201110月,国内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已达3913万千瓦;计划2015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900亿千瓦时;计划2015年太阳能发电达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加上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利用以及核电等,中国计划2015年非化石能源开发总量将达到4.8亿吨标准煤。到2020 年,中国可全面建成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2011428日,美国最大的风险基金KPCB管理合伙人雷-莱恩在上海表示,中国在新能源的生产、市场规模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长期看好中国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来自201255日闭幕的第111届广交会大会的统计数据显示,部分企业依靠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优势,成交大幅增加,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价格较高,企业利润较好。2012汉诺威博览会成为了“中国年”,在大型“国字头”企业和小型科技创新企业中都可以一觅中国企业的身影,虽然欧洲整体经济不好但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产品仍可在欧洲取得不错的订单。面对未来的制造业竞争,我国应保留和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根据总部经济战略发展传统制造业。

    总体而言,我国应该在新能源、新制造、航空航天业、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有机食品、新文化等产业发力主导建立世界经济新引擎,着力布局全球经济战略,为中国经济高质量的快速增长找到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