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之于人口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农地制度从大包干、责任田开始,经历了“大稳定、小调整”,“十五年不变”,“三十年不变”,再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的风雨历程。这一制度的稳定,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使然,更是符合地缘政治需要的智慧的选择。它不仅使9亿农民有条件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了农民自由劳动的权利和国家力量生长的基础,也为国家工业化转型提供了支撑。它不仅为农村安定、农民增收提供了可能,也化解了历史因循的矛盾定律,演绎了民生主义的时代篇章。从社会设置看,这一制度为大多数有可能在市场竞争和工业化过程中经受风险冲击的农民,提供了社会保障;而从地缘政治和国家立场观察,土地是不可再生的,是神圣国土的牢固海岸。在一个正在发展的辽阔国度里,或者在一个国家有大小强弱分野的世界上,资源的有限和发展的需求矛盾决定了国土之于人口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