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幸福芜湖指数指标体系的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导言,阐述幸福指数及幸福芜湖指标指数体系研究的背景及价值。

第二部分,阐述相关研究的成果,主要是介绍国外有关指标体系和国内一些地区构建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情况;

第三部分阐述构建幸福芜湖指数指标体系的基本设想,第一是构建的指导思想,第二是构建的基本原则,第三是幸福芜湖指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第四是幸福芜湖指数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二级指标)的说明。

第四部分,幸福芜湖指数指标体系的测度,主要是阐述主观性指标的测量方法,和客观性指标的评分标准。最后,第五部门,提出构建幸福芜湖的指数指标体系的工作建议。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幸福芜湖指数指标体系的构成, 八大类65个指标:

  (1)裕民指标,主要从收入水平、消费模式的角度反映幸福芜湖状况。相应的二级指标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房价收入比、收入状况满意度(主观性)。

  (2)惠民指标:主要从政府投入、成果共享的角度反映幸福芜湖状况。相应的二级指标有: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与财政收入增幅的比例、科教文卫体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全口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例、社会保障性住房占本区住宅总量的比例、分享发展成果满意度(主观性)。

   (3)安民指标:从社会稳定、公平安全的角度反映幸福芜湖状况。相应的二级指标有: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万人消费者投诉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每万人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数、交通死亡率、每万人刑事治安案件数立案数、公共安全满意度(主观性)。

   (4):怡民指标:从住房条件、生活环境的角度反映幸福芜湖状况。相应的二级指标有:城镇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房价/职工月薪比、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支出占比、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空气API指数达到二级天数占全年比例、居住环境满意度(主观性)。

(5)智民指标:从知识获得、能力培养的角度反映幸福芜湖的状况。相应的二级指标有: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中级以上职称人数、万人互联网用户数、人均公共馆藏图书数、万人律师数、教育条件满意度(主观性)。

(6)健民指标:从医疗卫生、健康保障的角度反映幸福芜湖状况,相应的二级指标有:人均预期寿命、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食品抽检合格率、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医疗卫生满意度(主观性)

(7)便民指标:从生活方便、出行便利的角度反映幸福芜湖状况,相应的二级指标有:城镇人均道路面积、无障碍设施率、每万人拥有商业网点数、每万人公交汽车拥有量、每万人拥有社区服务设施数、城市燃气普及率、农村符合卫生标准自来水普及率、建制村客运班线通达率、生活便利满意度(主观性)

    (8)助民指标:从帮困扶弱、保底增益的角度反映幸福芜湖状况,相应的二级指标有:社会就业促成率、公积金缴存覆盖率、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率、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每千人社会福利机构床位数、城镇家庭负担比、农村家庭负担比、社会保障满意度(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