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严惩“有毒”交易
证券日报副总编辑董少鹏表示,目前股票市场的改革,最关键的是清除有毒交易这个问题。中国证券市场早期由中小型企业组成,甚至乡镇企业上市的时候,投资者指望着通过国有企业上市,能够让市场更健康,更有投资价值。当国有企业上市之后,又发现全流通的问题,所以市场又搞股改,之后我们认为散户交易为主,所以要加强机构投资者的建设,扩大机构投资者的队伍,结果基金方面也很不规范,券商也很不规范,还是在投机。特别是在股改之后增加了股指期货等新产品,市场都认为这些措施是能够平议资本市场的价格,让它回归理性的,结果仍然做不到。
董少鹏认为,现在中国证监会主抓新股发行定价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新股发行定价改革的大背景,是整个资本市场的定价形成机制的问题。我们对二级市场内幕交易、价格操纵、利益输送制定了相关规则,特别是近五年,查处的案例也非常多,每年应该立案的有接近二百起,真正查处的有近百起,这是近五年的情况。
在2010年11月国务院转发五部委关于打击内部交易相关的一些规定,从那时候开始,打击内幕交易下了重手查处了一些案例。我们对二级市场这种操纵和价格的这种投机,和利益输送,有明确的打击的一些措施。但是对于一级市场,特别搞询价制度之后,一些部门认为这就是市场化。相关的专家们做出不少的批评,焦点在于新股发行的量没有市场化时单搞发行的价,这个市场化是不完善的市场化,因此社会上对创业板发行定价的批评之声还是很重,现在搞新股发行定价改革,跟创业板过高价格、超募发行这些有直接关系。从发行体制和新股发行价格着手,通过立体措施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定价机制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一方面一级市场作为发行也是一种交易,二级市场买卖也是交易。因此,我主张建议清除和严惩这种有毒的交易。
整顿新股定价过程 严查串谋行为
对于市场诟病的新股审批发行制,董少鹏认为,投资者对所谓的审批制有所误解,实际上新股发行实行审核制或者核准制,审批制是1995年之前实行的相关发行制度,后来经过不断改进,逐步过渡到审核制、核准制。
他表示,目前市场期待新股注册制,注册制要求只要符合相关的发行条款,由券商和相关的律师事务所等出具相关的书证就可以到交易所的挂牌。中国目前的审核制还有审批制的色彩,这是因为新股发行一般由证监会发行部先进行一个草审,然后由社会包括证监会的相关人员组成的发审委进行审核,因此给大家留下审批制的影子。
董少鹏建议严查证券市场“有毒”交易,例如在新股发信询价的过程中,券商和机构是否有串谋行为?新股为何有八十倍市盈率?只有让交易价格真实了,一切市场改革、制度完善等工作才有基础,现在价格不真实,这是非常糟糕的。
强制分红不可取 可推进强化分红
董少鹏表示,分红问题始终是上市公司治理问题,通过财务报表、公司是否分红等诸多途径,公众可以对上市公司真实经营情况进行监督,对融资募资进行考核。中国资本市场尚是个发展中的市场,处在发展中的经济体,成熟市场经济下的相当一部分成熟的企业是无力扩张的,因此此类公司的红利必须要分掉,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中国市场到现在不足22年,制度方面确实还很不完善,现在希望一揽子的解决问题是相当困难的。
强制分红在中国股市是不可取的,但制度方面要求强化分红是可以的,对于长期不分红的,可以采取一些监管的措施,但是分红事宜终究属于公司治理问题,现在可以推进强化分红的制度建设,而不是强制分红。
对限售股征税会导致投资者不断抛售股票
董少鹏认为,对限售股征税会导致投资者不断抛售股票,在资本市场单笔交易里面,这个是个很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资本市场受政策不完善、制度不完善的种种困扰,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董少鹏指出,现在倡导价值投资、理性投资,负责任的投资这一方面是相匹配的,到底什么样的股票才值得你去投资,要看它的现金流,要看分红能力,和它真正的成长性。资本市场制度的红利部分是很重要的,现在红利没有了,而且全流通之后,锁一爬三,限售股逐步的解禁。还有一个问题是对限售股征税,这会导致投资者跌也抛,涨也抛,把法人股、现售股抛掉,但是无论是高抛还是低抛,置换成流通股之后买卖可以不交税,这个制度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制度设计上也出现新的变量,导致资本市场长期低迷,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现在相关方面缄口不语不对它进行评价,实际这个问题突如其来是有很大的问题,征资本利得税,应该合并到全部所得税里面。
股市改革要先严惩“有毒”交易
评论
编辑推荐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