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新兴经济体发展2012年度报告》摘要
与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行步伐一致,2011年新兴11国(E11)(即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南非和土耳其)经济增长速度整体上亦有所减缓。但相对于发达经济体,E11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并且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总体来看,2011年E11各国的国内经济和对外经贸联系主要呈现以下七个特征。
其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日益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2010年E11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经济总量为25.41万亿国际美元,为2000年的2.4倍;按市场汇率计算的经济总量达到15.75万亿美元,为2000年的3.3倍。其中,2010年中国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名义GDP净增加量为8874亿美元,超过全球第16位经济体荷兰的名义规模;巴西的净增加规模则接近瑞士的名义产出规模;印度的净增量也达到了3584亿美元。根据IMF预测数据,按经济总量来看,2011年E11按PPP和市场汇率计算的GDP将分别达到27.81万亿国际美元和18.60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分别为35.3%和26.6%,比2010年分别提高1.1和1.5个百分点。
其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经济增长表现各异。根据IMF预测数据,2011年E11实际GDP增长率为7.2%,与2010年8.4%的实际增长率相比,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巴西下降幅度最大,比2010年下降3.7个百分点,预计2011年增速为3.8%;土耳其下降2.4个百分点;印度和韩国也均下降2.3个百分点。但印尼、俄罗斯、沙特和南非的经济增速有所提高,其中沙特经济增长比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达到6.5%。相比而言,中国的经济运行表现最好,2011年增长率达到9.2%;其次是阿根廷和印度,估计分别为8.0%和7.8%;南非的经济增长率最低,为3.4%,比E11中增速最快的中国低5.8个百分点。
其三,通货膨胀压力持续,总体呈现前高后低态势。2011年E11中的多数国家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这主要表现在食品和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2011年前三季度,阿根廷、印度和俄罗斯的CPI同比增长率均维持在9.0%以上的高位,其中阿根廷和印度自2010年以来的七个季度CPI的同比增长率均不低于8.9%,并且巴西、中国、韩国、沙特与土耳其的CPI季度同比增长率呈现上涨趋势。其后,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和需求水平的下降,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新兴经济体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其中12月中国CPI同比上涨4.1%,创15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比7月的最高点下降了2.4个百分点。
其四,就业状况差异较大。2011年E11中的中国、巴西和印尼的就业状况较好,不仅具有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失业率也相对较低,因此具有较好的经济持续发展能力。而南非、沙特和土耳其则失业率较高,甚至高于G7等发达经济体。2011年三国登记失业率分别达到23.9%、10.9%和10.1%,同时这些国家的劳动参与率也相对E11其他国家要低。E11各国就业状况的不同预示着各国具有不同的市场前景和政策走向。对部分国家而言,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将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隐患。
其五,贸易增速放缓,总体上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继续维持下降趋势。2010年E11对外贸易迅速恢复,经过加权处理的出口和进口名义增长率分别达到30.6%和35.0%。2011年上半年,E11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3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6.9%,与上年相比有所放缓。其中,出口和进口的加权名义增长率分别为26.4%和27.4%。2011年上半年E11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总额为0.96万亿美元,向三大经济体进口0.76万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08%和26.79%,均低于E11与全球出口和进口贸易增幅;三大经济体占E11进出口贸易的份额为40.10%,比2009年下降了2.09个百分点。
其六,内部贸易联系继续强化。2011年上半年,E11成员国之间的内部贸易总额达到0.7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8.8%,高出E11对外贸易总额增幅1.9个百分点。2010年E11内部贸易额与E11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为23.46%,相比2009年提高了1.21个百分点。尽管2011年上半年,E11内部贸易额与E11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下降为21.61%,但与上年同期相比还是小幅提升了0.1个百分点。
其七,财政政策以扩张与温和紧缩为主,货币政策出现较大调整。2011年E11各国经济复苏呈现放缓势头,阿根廷、印尼、沙特和土耳其等国延续了上年的宽松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稳定复苏成果;尽管巴西、印度、墨西哥、俄罗斯和南非的财政政策及基调为紧缩,但仍保持较大规模的财政支出,以应对经济下行风险;中国则奉行维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的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上,随着通胀形势的变化,E11各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2011年上半年E11各国基本维持上年度的紧缩政策;下半年起,随着部分国家通胀形势的好转,货币政策逐渐分化。其中,巴西、中国、印尼、俄罗斯和土耳其货币政策出现松动,而印度和韩国保持紧缩,其他国家则采取观望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展望2012年,以E11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将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一是发达经济体持续的经济低迷很可能会导致全球总需求的进一步下降,从而影响E11各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二是部分国家还将面临较高的失业率,同时物价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如何在促进就业保增长与防通胀之间进行抉择,加大了相关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难度;三是随着相互之间贸易关系的日益紧密,部分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成为制约相互之间经贸关系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四是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日益同步,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向何处发展将成为E11各国金融市场发展走势不确定的重要影响因素;五是由于发达经济体经济尚未呈现基本好转迹象,国际资本很可能进一步从新兴经济体回流至发达经济体,从而导致E11各国汇率出现大幅度波动;六是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对外政策调整(例如美国重返亚太战略、OECD国家提出的“竞争中立”框架等)对E11各国的影响是不对称的,这很可能导致E11各国在一些问题上出现分歧,从而成为影响相互之间政策协调的制约因素;七是E11中的多个重要国家将面临现任政府届满选举,领导人的更换可能会凸显或淡化某些特定的议题与政策选项,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因素;八是2012年墨西哥G20会议能否在全球经济稳定、结构改革、可持续发展、经济失衡和汇率等一系列问题上取得有利于新兴经济体的积极成果还有待观察;九是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地区安全危机仍有可能存在,E11各国在应对突发事件上能否精诚合作以及一些热点地区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对抗是否会升级和蔓延,均会对E11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鉴于E11经济复苏进程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同时也基于对2011年新兴经济体发展的描述与分析,本报告认为,2012年上半年E11总体经济增长放缓幅度较大,下半年可能会相对稳定,全年经济增速预计为6.8%左右。其中,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为9.0%左右,巴西为4.0%,印度为7.5%,俄罗斯大致维持在3.8%。虽然中国出现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其他个别国家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在经济合作方面,由于E11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相互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仍将保持增加趋势,而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依赖关系还会继续下降,并且E11各国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国际合作将有所突破,特别是金砖国家很可能会采取一些新的措施促进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和金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