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甄别:中国式管理境界(66)


  也叫管理陷阱、甄别陷阱、归零管理、逻辑矛盾或超极管理。请注意,这里讲的“超极”,是指已超越“两极”而成为“零极”。诚然,“零极”不等于“无极”,可以说两者有本质区别,表现为“无极”体现为“无为而无不为”,而“超极管理”则恰恰相反,它讲的是如何才能将被管理者身陷囹圄,永远都“找不到北”或者说令其永远都找不到方向、没有任何办法,始终处于挨打受气而又无话可说、没理的地步。诚然,我是给上述之所谓的“管理”加上了引号的,所以给其加引号,是由于其不属于科学管理范畴。

  既然它是一种“管理游戏”或“管理陷阱”,为什么还要把它推介给大家?因为在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上,也包括我们中国在内,有很多的人成天地在那里给人们玩“管理游戏”或给人铺设“管理陷阱”,稍不留意就会被其“玩进去”。而一旦到了那时,你想再从“陷阱”中逃离,那就“没戏”或者说就没有任何的办法了。也就是说,笔者之所以要在这里向广大的读者推介这种“管理”,是为了防止大家掉入他们事先设计好了的“陷阱”中。诚然,这种所谓的“管理”常被骗子、居心叵测的人使用,并从中牟利。

  说了这么多大家不一定能理解,下面笔者不妨给大家举一些经典案例,以便当大家遇到类似事件时能警觉起来,能够认识到他们正在跟您“玩”什么“游戏”。诚然,能掌握这门本领对于管理者来说很重要。

  下面,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国家颁布了“公租房”或“廉租房”的政策,老百姓无不欢呼雀跃,但实行起来,地方政府或具体执行部门就会为你设计出一些无论你怎么折腾都折腾不出来的“制度陷阱”。比如,你要想住进“廉租房”,你必须得事先具备一定的条件——月家庭总收入不得超过1500元。可是,该“廉租房”的月租金需要1200元。这样,你如果想享受“廉租房”,你就没有把“廉租房”的房租交上去的钱,因为一家三口人除了交房租外,还得交物业管理费,承担生活必须开支如电气费用等。

  于是,结果便出来了,那就是让你肯定住不起“廉租房”,因为你的收入交了房租、水电费和物业管理费之后已经成为负数——前提是一家三口人不吃不喝。再于是,许多城市便出现了大面积的“廉租房”无人问津的局面。可是,对于那些执行了国家“廉租房”政策的地方政府来说,却是一件再好也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有大量的“廉租房”无人问津,所以不需要再建“廉租房”,不但省了钱,又能应付中央政府。

  最近我遇到了一件把陷阱管理“玩”到“极致”的事件:我的一位朋友年过40,按照国家“4050”的相关政策,他应该能够享受国家的“自谋职业”或“灵活就业”的优惠待遇。这一政策本来是由国家颁布的,地方政府只要按政策办事就成了。可是,有些地方政府和办事人员,为了减少这笔开资或从中得到一些个人利益,为符合政策的人想出了或者说设计出管理陷阱。比如,我先给你批下来,然后找出一些所谓的原因终止其享受。其实,这倒没啥,充其量也就是“不能享受”罢了,却从此掉入其设计的管理陷阱中。

  第一,这个人从此就甭想再享受这种政策或者说待遇了,因为我们已经执行了国家政策,而且已经让你享受了国家的政策;所以要停止你享受国家的这个政策,是由于你不符合享受政策的条件。第二,虽然你是“0享受”,但“0享受”不等于“没有享受”过,因为“0享受”是有“实际”含义的,谁也不能说“0”在数学上没有意义。第三,就算当你具备了其再享受的“条件”,你同样也不再具有再享受的条件,因为你必须得将曾经享受过政策的“职务”给停了才成,但那是一件不可能能办到的事情,因为谁也没有权力和能力“改变历史”,因为那段历史是事实而不是“假设”,历史是不容假设的。第四,如果你说“0享受”等于“没有享受”,那他们会有一箩筐的话在等着你,比如他们会说“0享受”也是一种“享受”,否则就谈不到“0享受”。第五,如果你去找那个曾经让你“0享受”的人,他会如是说:“历史是不容篡改的”。

  总之,无论你使用什么言语你都不能把他们说服,反证“责任不在我”,而是你的“个人责任”就对了。诚然,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如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石油、各保险公司合同都有许多管理陷阱设计。当然,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这方面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次级贷款”和“机制设计理论”都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