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个税贵在拔毛鹅不叫


  英国1798年开始征个税,按家庭年收入采取累进税率。总收入在60英镑以下的免税;总收入在60-200英镑之间的,每英镑征收2便士(税率约为0.83%);超过200英镑部分每英镑征收2先令(税率约为5%)。1799年英国共征个税600万英镑(据说约合2007年的51.2亿英镑)。上海市税务局网站显示,2010年上海市征收个税653亿元,2009年征收561.7亿元。按照现行汇率折算,上海市2009年的个税收入约与210年前英国1799年的个税收入相当。

在个税项目中最耳熟能详的是工资薪金。今年4月份全国人大对个税改革草案一审未表决,因此目前实行的还是5%-45%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笔者学生中有些是传说中的百万年薪的职场精英,他们的收入扣掉社保公积金等,一年缴纳个税25万元左右,实际到手年薪约在70万元上下。

除了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计税时也是依据税率表的,不同的是后者按5%至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修皮鞋的个体户每个月修鞋总收入是6000元,成本假设为1500元,那4500元的应税收入按5%的税率应缴纳225元的个税。但他如果雇了20个修鞋匠,每月收入达12万元,扣除零配件、摊位费和人工工资后还剩6万元,则这6万元按照35%的税率计算,再扣掉6750元的速算扣除数后要交14250元的个税。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收入每月可以扣除2000元的费用,剩下的余额按照5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税。

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算,每次收入低于4000元的部分,扣除800元,4000元以上部分,扣除20%之后,适用20%的税率。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奇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比如某演员出场费是一次10万元,在扣除2万元费用后,剩下的8万元中有2万元按照20%的税率,还有3万元按照30%的税率,剩下3万元按照40%的税率,这样计算下来他总共要缴纳个税2.5万元。本文中修鞋匠和演员这两个案例,前者是按照税率表,后者是按照比例税率,分别代表了个税的两种计算方法。

稿酬所得计算时,每次收入低于4000元,扣除800元,4000元以上部分,扣除20%之后,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举例来说,一个作家出版了一本书,获得稿费6万元。可以扣除费用1.2万元,之后的4.8万元按照20%的税率,算出来是9600元,再打个七折,那么这6万元的稿费最终实际缴纳个税6720元。简单来说,每次稿费收入大于4000元的情况下,实际税负为本次稿费收入的11.2%。很多作家对于稿酬收入的税负颇有微词:酝酿一本书有时候要几年,沉下心来收集素材,闭门谢客几个月才写得出第一稿,之后还要几度修改和润色方能定稿。写完不是就结束了,运气好的能出版,有些还需要自己承销一部分,运气不好的那只能含恨而去。但我国目前税法在征收个税的时候是按照实际取得稿酬的那一次来计算的,完全没有考虑那么多年的脑力劳动和资料积累的成本,虽然有20%的扣除费用,但可能连差旅费都不足以弥补。有些作家网友自嘲称:还好在以卖字为生之前已经吃胖了,否则很可能会被饿死。

笔者在此介绍了工作生活中四种常见收入的个税计算法,由此可以了解到个人取得不同项目的收入,会适用不同标准或比例的税率,但是牵动人心最多的还是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负担。在政府官网上并未列出个税收入中工资薪金纳税所占比重,借用媒体的报道:财政部官员坦言,工资薪金所纳个税占个税总收入的65%。哥尔博曾说过:征税要像拔鹅毛,拔了鹅不叫,这才是征税的最高境界。个人所得税是由纳税人最终承担的直接税,纳税不可避免,那么如何提高征税的艺术,让纳税人感觉不到或者只感觉到很轻的痛苦,这本身也是一门艺术!